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审计制度恢复至今,中国的内部审计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随着内部审计内涵和职能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受到管理层的重视,许多企业开始重视构建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不断提高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出于成本效益的和审计专业化服务的考虑,国际上有些企业采用了将内部审计外包的方式,内部审计外包萌芽于1988年,那时国外的注册会计师就开始游说“财富100强”外包其内部审计业务,有些企业接受了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将部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给了会计师事务所,并取得了良好的审计效果。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情况不太普遍,但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这个热点问题,他们对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动因分析和优劣势分析等基础理论上,对外包决策机制,决策流程以及外包方式和外包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实证性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内部审计外包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首先,本文将系统地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动因,内审计外部化过程中的利弊,总结国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成功经验。然后,借鉴现有的审计外包模式,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特点,从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内部审计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关系等方面研究适合我国企业采用的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以及如何选择外包的内容的问题。最后,对内部审计外部化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设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引起企业自身和有关监管部门的重视,从而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研究和制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执行规范,推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