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孔子事迹的研究对于整体把握孔子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据史籍所载孔子一生出游多次,人们通常说他“周游列国”是指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十四年间的漂泊。这是孔子一生非常重要的时期,史籍记载较多,但较为零散且互有异同。 这是有诸多争议的时期,历代均有人研究,然而尚有未尽之言。现在《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以往被视为“伪书”的文献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加以运用。今天利用这些底下出土的简帛佚籍以及被“激活”的传世文献,对孔子“周游"的众多史实予以重新梳理和考辨,便具有了古人不具备的优势和契机。 孔子内心十分矛盾,他依恋“父母之邦”,但为了实现“道”,为了“学而时习之”,只能去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一个能实行王道的国度。十四年间,孔子在弟子们的陪伴下,孔子于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各国之间颠沛流离,饱尝艰辛。其中,公元前497年,孔子于无奈中离开父母之邦鲁国,去鲁时间、原因等都值得进行深入分析。卫国作为鲁国的兄弟之邦,是孔子活动最多的地方,记载也较多;另外,归鲁问题、见老子问题以及陈蔡绝粮等问题都存有很大争议,因此,我们试图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考辨,试图接近历史的本真。 通过对孔子周游事迹的分析,我们用一个“困”字概括他“周游”期间的种种境遇,如各诸侯国的冷遇,治国的见解终不被采纳;有人不解,有人讽刺,有人揶揄,甚至有的弟子也不理解,但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如被困于匡时,他慨叹:“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欲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在宋国习礼于大树之下,宋司马桓魋竟命人将树伐倒,欲加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孔子不改初衷。甚至后世也对他存有很多误解。这些境遇造就了孔子的境界。 孔子“周游”的过程,就是他对自己坚持的信念的践履的过程,就是他弘道的过程。孔子的生命境界在周游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十四年的栖栖遑遑,席不暇暖,颠沛流离之后,孔子的思想在周游过程中得到了升华,进入了“穷达以时”的豁达境界,他认为:“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真正具有了后世所推崇的“圣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