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纠纷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以来,己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处理难度最大的一类纠纷。医患纠纷,一般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检查、诊疗、护理行为和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从本质上而言又是一个民生问题,是现有的医疗水平、医疗资源、医德医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结果。如何在中国语境下寻求医患纠纷的破解之道,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既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究运用行政、司法、仲裁、调解等方法或资源。鉴于中国的国情、文化传统,迫切需要另辟蹊径。自2006年起,本市司法行政部门率先探索了人民调解参与医患纠纷化解的实践,五年来成效显著。2011年8月以后本市开始全面推行,所有在上海发生的医患纠纷均可先通过第三方调解予以解决,该调解制度确实为化解医患矛盾和维护医疗秩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正是基于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探索与实践,直接推动了本市在市级政府层面加大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政策支持力度,使上海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全国开展得最扎实、成效最明显的省市之一。本论文以上海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为基础,对本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分析了医患纠纷的现状、危害及不足之后,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医患纠纷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就进一步完善这一第三方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措施。为进一步推动化解医患纠纷,重塑医患之问的信任,进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提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新模式,以便在全国更多地方、更广范围内复制和推行。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以外,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简要归纳了文献综述,阐释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概念、依据及假设和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医患纠纷的总体特点,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危害性。第三部分,系统分析了目前医患纠纷原有的三大解决方式,即协商解决、行政调解及民事诉讼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除了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以外,其他解决渠道非常匮乏,迫切需要引入更具公信力的社会化的第三方调解组织。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上海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重要意义。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它是一项具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契合群众的需求,也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根本上避免医患双方矛盾纠纷的激化,修复业已受损的医患关系。第五部分,着重介绍分析了本市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实践。特别是目前,本市开展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情况和相关纠纷调解的数据。并且,还简要阐述了最近出台的《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的有关内容。第六部分,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本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具体思路和措施,诸如,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各界参与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机制,以及探索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作为法院诉前调解的前置程序等等。本论文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笔者试图通过论述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努力将医患纠纷引出医疗机构,更加有力地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同时帮助医疗机构减少后顾之忧,避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的心态,努力减少保守治疗、过度治疗,敢于尝试运用新的、先进的但又具有较高风险的医疗技术,从而最终促进医疗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最终使患者和医方都能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