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并购浪潮高涨,支付方式也随着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西方一些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国家里,已经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现金支付为主转换至90年代的现金支付和股份支付为主的局势。在我国,因市场经济的较晚发展,在2005年以前大部分上市公司仍是以现金作为其主要的并购支付方式,自2005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股份支付方式,为我们研究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提供了契机。当上市公司决定并购时,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三个:一是选择哪种支付方式;二是如何进行融资以及怎样保证公司的控制权;三是并购会给公司带来怎样的绩效。对此,大量的学者关注于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及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尽管如此,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关系问题没得到解决,支付方式对绩效的影响仍无定论。虽然已有学者通过案例观察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对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影响,但至今未有学者通过实证去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支付方式作为并购交易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选择将影响并购的成败,本文观察到,随着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并购绩效却普遍偏低。这说明企业和投资者在选择支付方式时考虑得不是很充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配置。哪种支付方式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并购绩效?经济周期是否会影响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经济周期将给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并购套利、融资优序理论、代理理论和市场择时理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市公司在2006—2009年发生的710例并购交易为样本,从不同经济周期下,资产价格的波动、股价的高估与低估、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要求出发,分析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在经济的扩张期,股份支付会带给收购方更高的并购绩效,两者之间显著相关;在经济的紧缩期,现金支付会带给收购方更高的并购绩效且显著。这些研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进行支付方式选择时,决策者首先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对即将开展的并购事件进行绩效的预估,根据预估出的并购绩效选择支付方式。同样,支付方式作为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入到并购绩效的预估中,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导致收购方的绩效发生改变。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理论角度来看,能够促进我们对于并购支付方式规律的进一步把握,有助于揭示经济周期、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并购支付方式理论的完善;从实务角度来看,对于正在进行支付方式选择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来说,可以为他们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并购成功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