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①作为—种珍贵的民族传统艺术,剪纸艺术是我国人民长期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各地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青少年在素质教育的提倡实践过程中,对于艺术,拥有了更多的热情,其审美意识也随着自身见识的增长而成熟,将传统的剪纸艺术纳入高中美术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中学美术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步了解传统美术文化,进而传承与创新艺术瑰宝,为发展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符合当前《美术课程标准》的对于高中美术课程价值和理念的定位,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进—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对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学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剪纸艺术进入高中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对传统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探索有效的剪纸艺术的教学策略。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括介绍问题的意义、当前对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概述将剪纸课引入高中美术课堂所具有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目前武汉市高中剪纸课的开设情况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于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剪纸课的条件和契机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谈了剪纸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的转变。第四部分:主要对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其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作了介绍。第五部分:剪纸课教学实例,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结语部分:针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成效进行总结,发现不足,通过观察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和了解对课程满意度,提出剪纸课教学的教学调整策略,强调剪纸课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