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穿刺路径中卵圆孔及海绵窦内部的解剖结构,以及卵圆孔和海绵窦内部结构的毗邻关系,测量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时在三维CT影像上的安全穿刺深度及角度,建立CT影像穿刺模型,为三维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卵圆孔穿刺及保护穿刺路径中临近的神经血管提供解剖学依据。2比较CT三维成像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徒手穿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应用灌注有彩色硅胶的20例(40侧)成人头颅标本,均沿眉弓上缘至枕外粗隆上缘1cm水平锯开颅盖骨,完整取出大脑和间脑,在显微镜下观察海绵窦外侧壁及其内部结构,测量卵圆孔的大小、海绵窦内部神经血管与卵圆孔的关系,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观察穿刺针在颅底的位置,在CT成像上测量穿刺针的进针深度和角度。测量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x s)表示。2在临床研究中,选择48例在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后行射频热凝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以21例徒手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后行射频热凝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后第1、3、6、12个月随访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1在解剖学研究中,海绵窦为中颅窝底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隙,海绵窦的最长径为(19.52±2.32)mm,海绵窦的最宽径为(10.26±2.49)mm,海绵窦的最高径为(11.49±1.85)mm。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5段,主要分支有3个,颈内动脉上缘距离海绵窦底高度(10.30±3.13)mm,卵圆孔距离颈内动脉最短距离(13.43±2.98)mm,卵圆孔距离颈内动脉最短距离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41.73±8.49)°,卵圆孔距离颈内动脉最短距离连线与听眦面的夹角为(59.20±7.87)°。海绵窦外侧壁脑神经从上向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其内侧是展神经。动眼神经上缘距离海绵窦底高度(10.39±2.39)mm,卵圆孔距离动眼神经最短距离(13.40±2.90)mm,卵圆孔距离动眼神经最短距离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46.71±9.27)°,卵圆孔距离动眼神经最短距离连线与听眦面的夹角为(51.76±7.58)°。滑车神经上缘距离海绵窦底高度(10.36±2.43)mm,卵圆孔距离滑车神经最短距离(12.71±3.40)mm,卵圆孔距离滑车神经最短距离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42.19±10.25)°,卵圆孔距离滑车神经最短距离连线与听眦面的夹角为(51.38±6.60)°。展神经上缘距离海绵窦底高度(9.82±2.05)mm,卵圆孔距离展神经最短距离(12.69±2.92)mm,卵圆孔距离展神经的最短距离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46.23±7.85)°,卵圆孔距离展神经的最短距离的连线与听眦面的夹角为(52.13±5.79)°。卵圆孔位于中颅窝,内有三叉神经下颌支穿过,卵圆孔的长径为(6.80±1.04)mm,宽径为(3.77±0.98)mm。建立的安全的CT影像穿刺模型数据为由体表穿刺点至卵圆孔段深度为(77.23±6.13)mm,卵圆孔至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段长度为(14.07±2.03)mm,穿刺针与冠状面的夹角为(37.10±8.91)°,穿刺针与矢状面的夹角为(30.30±5.91)°,穿刺针与听眦面的夹角为(62.18±7.70)°。2在临床研究中,治疗组术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穿刺径路中,建立安全的CT影像穿刺模型,对保护海绵窦及其内部血管神经具有重要意义。2三维CT引导及其影像穿刺模型的建立能够精确定位卵圆孔,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使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更加安全,技术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