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境及在互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语境的动态性及其在互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语境是语用学中研究的重要概念,它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出于不同的兴趣,人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传统语境观认为,语境先于交际过程静态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人们在交际中只能被动的根据话语选择语境因素从而达到对话语的理解,而不能主动地构建语境。随着对语境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把目光集中到了对语境动态性的研究。动态的语境观认为语境是在交际过程中生成的产物,语言使用者能够在交际中主动地构建语境来表达和理解语言的意义。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语境的动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境构建和言语交际是一种“宏观互动”这一观点,并将这种观点应用于互动英语教学中。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尽管关于英语语言自身的知识受到极大重视,把英语用于交际却被忽视了。在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把已学到的知识用于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强调语境的重要性。互动教学方式已被国内外证明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式。“互动是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并对双方都产生影响的过程”(Brown,2001:42)。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互动的重要性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理论研究。然而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缺乏互动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本文拟在动态语境理论框架下将动态语境观点引入互动英语教学中,就如何在交际中构建语境,而变化了的语境又如何影响了交际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从而得出动态语境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影响及相关的互动教学策略。本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第二部分进行了理论回顾,其中包括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观等。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一顺应论,它是支持语境动态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同时还介绍了互动英语教学,对动态语境和互动英语教学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提出了将两者结合的构想。第四部分深入探讨了言语交际中如何构建和改变语境及交际中如何传递相互知识。本文提出直接和间接的传递方式,将重点放在间接方式的讨论上,并结合具体实例着重探讨了诸如巧妙地使用话语特征或会话含义等构建语境的间接方式。第五部分是对上一部分所探讨的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包括:决策目的,确定受试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测试结果等。第六部分论述了从以上理论及实证研究中得到的教学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互动教学建议。第七部分综述本文的研究,得出结论。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动态语境的理论基础,提出的动态语境的构建与言语交际之间的“宏观互动”对于互动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作用不容置疑。早在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Lado(1957)就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hypothesis):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障碍,而
以恩施土苗自治州咸丰县唐崖土司遗址范围内的各种自然景观及社会历史文化事象为核心所讲述的民间传说,是唐崖土司文化遗产的重要精神文化现象,它们主要以活态形式流传演变,
本文解释了C4ISR中个各字母的含义.文中详细介绍了4个C(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同时比较了S(监视)和R(侦察)的区别.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突出存在的问题—哑巴问题,本论文旨在研究如何运用交际法理论来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采用交际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
介绍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联合卡尔曼波滤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将此方法运行于舰船INS/GPS/Loran-c组合导航系统中,理论分析与信真结果表明,该联合卡尔曼波滤器的设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