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城市的风格和特色被现代商业气息所影响,毋宁质疑,在保护和发掘城市历史,留住城市记忆的发展趋势下,兼顾旅游与商业开发的举措也不失为历史街区保护的一种通俗而有效的方式,问题是,已有众多学者和民众认为当代中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已陷入严重的陷入了“过度商业化”局面。笔者在参与靖港古镇保护与复兴规划时,曾探讨历史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的关系,在产生了兴趣的同时亦有诸多的疑问:1.目前历史街区商业开发中的最大麻烦是什么?2.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有几种模式?3.为什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规划实施会脱节?4.历史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矛盾有否调和可能?5.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共赢?基于此,本文研究分为五部分。第1章介绍课题的缘起、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并提出论文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阐述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框架。第2章针对目前历史街区中的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分别从商业结构、商业数量、商业产品、媒体宣传4个方面进行解读。第3章结合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模式、原则与方法讨论。围绕商业开发与历史保护,笔者剖析了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历史街区保护与商业合作模式,阐释其利弊。第4章结合靖港古镇的复兴与长沙太平街的复活的故事,笔者尝试探讨历史街区规划与规划实施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多样性。第5章归纳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几种关系,提出实现商业开发与历史街区保护双赢的几种有效途径。结论部分作为理论的补充和深化,提出商业开发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必要性和适度性观点。笔者期待,论文研究对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者以及开发商有一定的启发,设计者在进行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规划时能兼顾当地居民、政府以及开发商的经济利益,而开发商也要在保护的前提上进行社会、经济与文化相融合的可持续的开发,城市管理者则是中间利益协调者,要进行全面的宏观把控、监督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