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初步得出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位、病性证素分布情况;2.分析高低位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病位、病性证素分布差异性。方法:1.研究对象来源:本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19.02-2020.02在福建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四诊信息采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附录A)后,调查医师用统一的“证素辨证调查表”(附录B)对100例患者进行中西医四诊信息资料等的采集,并运用福建中医药大学提供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的系统录入数据,得出具体证素积分,根据中医证素评分标准,统计分析证素积分≥70的病位、病性,得出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位、病性证素分布情况;3.统计分析: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则使用LSD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课题共纳入100例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大约为8.1:1,患者患病平均年龄为48.86±12.48;该病高发于夏季;与既往研究[15]对比,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的肛周脓肿患者性别、发病季节间不具有差异性;2.证素分布情况: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病位证素主要以肾、肌肤、脾、大肠为主,其中肾出现的频次最高,积分为110.37±37.79,其次依次是肌肤、脾、大肠,与其他病位相比,差异性均较显著(P<0.05);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病性证素主要以热、阴虚、湿、气虚为主,其中热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是阴虚,积分分别为224.07±50.33、133.95±37.89,再次依次是湿和气滞,与其他病性证素比较,均具有较显著(P<0.05);3.高位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简称高位组,下同)与低位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简称低位组,下同)证素分布差异性:本课题共纳入100例患者,高位组33例,构成比33%,低位组67例,构成比67%。二者病位证素分布差异性:高位组病位证素主要以肾、大肠、肌肤、脾、肝为主,其中肾构成比明显高于低位组;低位组病位证素主要以肌肤、脾、表、肝、大肠为主,其中肌肤、脾构成比高于高位组。二者病性证素分布差异性:高位组病性证素以热、阴虚、湿、气虚为主,其中气虚构成比高于低位组;低位组病性证素以热、湿、阴虚、气虚为主,其中湿构成比高于高位组;两组病性证素热、阴虚无明显差异。结论:1.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涉及多个脏腑,其中以肾、肌肤、脾、大肠为关键,提示我们要立足整体观念,注重调理肾、肌肤、脾、大肠功能。2.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病性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特点,实证以湿热之邪为主,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治疗该病时应当祛邪与扶正相结合。3.年纪大、患2型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应注重滋阴清热,益肾健脾,预防肛周脓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