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客户个人转换行为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一员,并承诺在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2006年12月11日的到来宣布了5年过渡期的正式结束,中国政府按照承诺向外资银行开放了曾受严格限制的人民币的零售业务,中外资银行在个人银行客户的争夺上陷入了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中资银行能否争取到新客户并保留住原有客户成了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随机抽取的商业银行客户样本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建立多个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客户与银行的关系和转换成本对客户转换银行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客户与银行之间保持更好的关系可以显著降低客户的转换倾向;客户转换银行所承担的转换成本和转换倾向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结论传递给我国商业银行这样一个信息:银行需要重视和改善与现有客户的关系,培养现有客户的忠诚度对维持银行稳定的客户群十分重要,同时银行应该重视对客户转换成本的管理,合理的增加客户转换银行的成本,从而降低客户转换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有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上验证东道国汇率和FDI流入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但结论众说纷纭。在国内,也有学者开展过人民币汇率对FDI影响的研究,同样也无定论。
信用风险是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也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金融风险。2006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终于公布了最终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其中高级风险计量三个主要参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