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山金矿化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转换的佳木斯地块上,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同时处于牡丹江—佳木斯金矿成矿带中部,显示出良好的贵金属及多金属找矿潜力。矿区内大面积分布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及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奠定了基础。矿区金成矿与燕山晚期岩脉(尤其是NW向闪长玢岩脉)关系密切,矿(化)体与岩脉在空间上紧密共生,该期脉岩活动为成矿重要的物质来源、热源及流体来源,为成矿重要的岩浆岩条件;矿区构造活动强烈且具多期性特点,主要断裂构造方向有EW向、NNW向、NW向及NE向,其中NW向断裂构造是矿区重要的储矿构造。成矿过程中伴随的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通过对主成矿期矿脉中流体包裹体分析研究,确定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成矿温度在250-295℃以上,成矿流体盐度变化集中为5%~9%NaCl eqv,密度变化集中为0.8~0.95g/cm~3,成矿压力集中变化于19~33MPa,成矿深度约2~3km,初步确定矿区成矿为与浅成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类型。基于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矿区的找矿指示元素组合,并圈定了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为进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勘查地球化学信息;通过物探电法测量,进一步确定了深部矿化地段及其规模,为提取勘查地球物理标志及建立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提供信息。通过分析矿区内各地质单元成矿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探讨成矿与地层及不同期次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矿区构造特征、燕山晚期脉岩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讨论岩浆活动及断裂构造的控矿规律。综合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控矿规律及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等特征,总结矿床成矿模式。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基础上,结合物探、化探异常特征总结和提取了矿区综合找矿标志:(1)地质标志:①EW向矿化蚀变带上叠加的NW向断裂构造控制着燕山期中酸性岩脉及已知矿(化)体的分布,为重要的构造找矿标志;②燕山期闪长玢岩含金丰度高,且空间上与矿(化)体密切共生,为重要的岩浆岩找矿标志;③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伴随成矿作用形成,为重要的围岩蚀变找矿标志;(2)勘查地球化学标志:具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并伴随As、Ag、Sb等组合元素异常的土壤Au异常区,为金矿化的有利地段,为重要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标志;(3)勘查地球物理标志:金矿(化)体受强硅化及黄铁矿化影响,激电中梯显示高阻高极化异常特征,矿(化)体局部受后期构造破碎影响具相对低阻高极化特征。它们是矿区寻找隐伏金矿(化)体重要的勘查地球物理标志。在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模式基础上,结合综合找矿标志,依据找矿靶区圈定原则,在矿区内圈定Ⅰ级找矿靶区3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Ⅲ级找矿靶区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