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活性聚合的方法合成含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时,控制链段长度和链段分子量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含氟链段拒水拒油的性能给合成含氟链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碘转移活性可控聚合的出现则给合成含氟嵌段聚合物带来了新的方向,这种方法相对于其他的的活性聚合来讲,不仅可以合成具有分子量可控、链段长度可控的嵌段聚合物,还大大降低了聚合过程中对溶剂的选择、聚合条件控制等方面的难度。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碘转移活性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氟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第一步,使用传统的碘转移活性聚合的方法合成分子量可控的PVDF-I,确定了在以三氟三氯乙烷(F-113)为溶剂、过氧化特戊叔丁脂(TBPPI)为引发剂、全氟碘代己烷(IF-6)为链转移剂,于高压反应釜中以80oC温度反应12小时的最优制备条件,并合成了所设计的聚合物产物,通过红外,核磁等一些方法对聚合物产物进行了相关的结构表征。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所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合成的PVDF-I作为大分子引发剂,以DMF作为溶剂,AIBN作为引发剂,嵌段制备了两亲性的含氟嵌段聚合物PVDF-b-HEMA,并对此聚合物进行了相应的表征,比如核磁,红外,接触角等,然后将此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物理混合的方式与高分子量PVDF树脂在DMF溶剂中混合制备成制膜液,通过直接烘干的方式制备了共混薄膜。并对共混薄膜进行亲水性测试,对比在五分钟内经改性的和未改性的PVDF膜对水的接触角的变化,其中改性的PVDF膜的水表面接触角从119.6°下降到31.8°,而未改性的PVDF膜的水表面接触角从126.9°下降到83.2°,SEM测试结果表明亲水改性PVDF膜的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孔洞,经过改性的PVDF膜的纯水通量时间为173 s,未经处理的为389 s。实验结果表明,不仅成功制备了具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VDF-b-HEMA,还成功制备了亲水性的偏氟乙烯薄膜。第三部分,使用新型的可逆碘转移活性聚合的方式,以THF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单质碘为链转移剂合成了一定分子量的PTFEMA-I。然后以THF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特定分子量的PTFEMA-I为大分子引发剂合成含氟丙烯酸酯类嵌段共聚物PTFEMA-b-HEMA。并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亲水性测试,对比嵌段聚合物和纯TFEMA,嵌段聚合物膜对水的接触角两分钟从93.8°下降到72.2°,而纯的TFEMA膜从99.0°仅仅下降到89.3°,SEM测试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成分布均匀的块状结构。同时对产物进行了核磁,红外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