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非农用地扩张动态及其对土壤资源的综合影响——以苏州市区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为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2倍。在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区域土壤资源产生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方式迄今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选取城市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发展速度快的苏州市区作为案例地区,基于1984年、1995年、2000年及2003年四个年份的Landsat TM遥感数据和大量的社会,经济数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以及在苏州城市边缘带采集的201个土壤表层(0~20cm)样品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数据、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系统研究了苏州市土壤资源非农流转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人文驱动因素,定量评价了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及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肥力分布、土壤养分变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影响,获如下主要结论:   (1)1984~2003年间,苏州市区非农用地扩张呈明显加速趋势,与整个苏州市相比,其土壤资源非农流转速度明显较高(通过绝对扩张强度表征),且具有比苏州市更高的土壤资源非农利用程度。在苏州市区内部,与建制镇及行政村相比,城市建成区的扩展强度增大趋势明显,城市中心集聚功能显著。回归分析表明,GDP高速增长、城市人口总量迅速膨胀、城市化率的急剧提高是苏州市区在1984~2003年间土壤资源非农流转的主要驱动力。非农用地与农业土壤资源之间巨大的经济比较利益差距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国家与区域层面的一系列土地保护政策因素在抑制苏州市区的土壤资源非农流转方面效果不明显。时间序列上,土壤资源非农流转的驱动力在1984~1995年间与1996~2003年间两个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变化。   (2)通过相对定量化的方法选取了包括有机质、pH、全钾、速效磷、速效钾、总孔隙度在内的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参数。该方法相对定量化的考虑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利用年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并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可以灵活的针对不同的数据量进行计算。但该方法也只是初步尝试,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3)土壤肥力评价表明,苏州市区土壤肥力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均匀。1984~2003年间,苏州市区非农用地扩张在不同阶段都以占用高肥力等级的土壤资源为主,并且均主要发生于1996年后。空间过程上,城镇地区的非农用地越来越倾向于占用高肥力的土壤资源,而农村地区的非农用地扩张则倾向于占用肥力等级较低的土壤。此外,城市化背景下非农用地的快速扩张导致苏州市区的粉沙土目前的非农密闭利用率已经高达70%。   (3)1984~2004年间,苏州市区表层土壤(0~20cm)酸化趋势明显,同时,土壤有机质、全量及有效态的N、P、K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容重则有所下降(全量K的含量降低除外)。当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方式由水田流转为菜地后,大致呈现为土壤EC、CEC、OM及全量的N、P、K含量稍有下降,而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又逐渐回升,并高于水田土壤养分含量,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一直升高。对比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与目前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发现两类区域的土壤养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4)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r、Ni、Cu、Pb、Zn、Hg、As等八种元素的全量含量与当地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有明显富集的趋势,其中Hg的富集程度最高。若参照国家土壤重金属环境标准(二级),土壤Hg为严重污染水平,土壤Ni为中度污染,Cu、Cd为轻度污染,其他4种为清洁水平。受城市化快速发展影响,在水田流转为菜地后,随着菜地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呈降低的趋势。同源性分析表明,除了Cd及As有其单独来源外,其余几种可能有共同的来源,因此研究区城市边缘带土壤的表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其他文献
森林和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发育在半干旱地区沙地上的疏林草地植被在这方面的作用还不清楚。本文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榆树(Ulmus pumila L
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禾本科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世界范围类广泛种植,是分子育种的重要模式作物之一。近年来,育种家们开始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逆高产优质大麦品种。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面积盐碱地严重阻碍大麦的正常生长繁殖。源于以色列死海丝状真菌E. herbariorum的EhHOG为编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
期刊
为实现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在车间及现场实时、高效、快捷的调试需要,本文开发了一种用于风机控制系统的调试软件,主要从调试软件的主界面、用户接口、功能模块、数据处理、用
油菜菌核病是由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d)de Bery]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冬油菜主产区发病尤为严重,目前在油菜及其近缘种中还没有发现完全抗或免疫的种质资源,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表现为数量性状,易受环境的影响,加之缺乏准确可靠的病害鉴定方法,使得常规育种难以选择到真正抗的植株。解决这些问题,找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抗性鉴定方法,对
期刊
长江流域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栽培措施中,习惯三次施肥(尤指氮肥,底肥,初花肥,盛花肥),但是分次施肥的成本越来越高。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花铃期一次施肥显得十分有意义。以华杂棉H318为材料,采用大田和盆栽(15N同位素示踪)直播方式,固定氮肥用量(225kg/ha)、设置5个施用时间(处理)(见花后天数,DAF (days after the first flower
水稻化感作用是通过水稻植株体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来实现的。要利用水稻对杂草的化感作用、培育化感品种,首要的任务就是筛选具有强化感作用潜力的水稻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特性、作用机理、遗传特性等作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从广西收藏的500份水稻品种中,筛选出15个具有化感作用的品种,它们分别是大和青(T1)、旭粒(T2)、长吊谷(T3)、外国种(T4)、外国种(T5)、外国种(T6
豆科植物木岩黄芪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优势种,也是流动沙丘的先锋种,研究其对沙丘恶劣生境的光合适应性有助于揭示固沙植物的适应性机制,为其在沙地恢复中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木岩黄芪的光合特征、资源利用效率、PSII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合酶活性。结果表明,木岩黄芪的光合速率、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忍受中午强光和高温的能力强,还表现出了显著的高的光饱和点和低的光补偿点,气孔和非气孔调节能力强,属于低耗水
中国分布的疏林类型众多。除了在热带分布的疏林(或稀树干草原)外,还有温带阔叶疏林和温带山地针叶疏林两种生态系统,具体包括榆树(Ulmus pumila)疏林、天山云杉(Picea schrekiana)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