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广泛,研究明确玉米产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对于保障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统一的品种和密度,在全国四大玉米主产区开展了多年(2009-2016)多点(40个站点)田间联网试验,旨在从区域尺度上明确我国玉米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阐明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贡献差异,揭示主要形态特征变化对玉米物质生产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广泛,研究明确玉米产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对于保障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统一的品种和密度,在全国四大玉米主产区开展了多年(2009-2016)多点(40个站点)田间联网试验,旨在从区域尺度上明确我国玉米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阐明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贡献差异,揭示主要形态特征变化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并评价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产量的技术途径及其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物质生产和
其他文献
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卫生技术评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法。卫生技术评估中经济学评价的金标准成本-效用分析是否可以有效支持决策取决于健康效用的准确测量。国际上开发了一系列普适性健康效用测量量表,但这些量表还须建立基于本国一般人群偏好的健康效用积分体系才能有效应用。采用不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构建健康效用积分体系并对比其结果差异是各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基础研究课题。本研究基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常被视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致煤矸石排放量巨大,由于无法完全消纳,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已超过50亿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煤矸石规模化利用技术主要集中在制砖、发电、铺路、回填等低附加值领域。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的煤矸石富含多种有用矿物和有价元素。为实现煤矸石中有价元素和有用矿物的高值化利用,本文基于课题组在亚熔盐法处理低品位矿
水稻种子是保障我国主粮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种子衰老引起的种子劣变是种子贮藏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且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各种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衰老速度慢、种子贮藏寿命长等生物学性状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对水稻种子延迟衰老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二倍体水稻种子开展。尽管多倍体水稻具有较好的抗逆性,但关于多倍体水稻种子的延迟衰老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以水稻种子A1、A2、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为多年生莎草科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地区为热带和温带地区。油莎豆地下块茎中富含营养物质,其中包括了25-30%的油脂且榨出的油品优良。油莎豆的地上部分为茎叶,可用作饲料,亩产可高达12吨/公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食用油缺口很大,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大豆用于榨油。在这种形势下,提高油莎豆的含油量和抗旱性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油莎豆
北疆干旱荒漠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牧区,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草畜失衡、灌溉水管理粗放、饲草水肥响应等基础研究相当薄弱,本研究针对该区域灌溉饲草地建设中所面临的灌溉用水规律不明晰、饲草作物系数缺失、灌溉水管理策略缺乏、水肥利用效率低、施肥量与灌水量时空不协调等问题,以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为主要试验对象,并结合苏丹草、披碱草等当地优势且常见的饲草作物,通过在北疆阿勒泰地区开展单作和混间播条件下非充分灌
针对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不高、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开展了盐渍化耕地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优化灌施制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基于作物根系调控的秸秆覆盖耕作模式的优选;分析了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构建递进水盐嵌入神经网络模型(PSWE)模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产效益,优化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水定额;探究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作物与土壤生境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Gramineae)中比较耐盐的优质牧草,不仅在盐碱地治理和改良中具有较大潜力,而且是小麦族(Triticeae)作物的重要抗逆基因源。ABA途径在植物响应盐胁迫重要信号转导途径,ABI5基因是ABA信号转导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植物抵御外界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我国2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评价,并从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