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影响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除计算方法的影响之外,主要取决于发电机的模型和负荷的模型。在发电机和负荷模型这两者之间,负荷模型远比发电机模型来得复杂,这是由于负荷的建模相当复杂和困难。负荷模型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其随机性、分散性、多样性和非连续性等所造成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仍是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模型和三者组合的多项式综合负荷模型、感应电动机模型、幂函数等静、动态模型。 论文针对多项式综合负荷模型和感应电动机模型,探讨了多项式综合负荷模型在不同比例组合时以及感应电动机模型在负荷模型中所占比重大小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结果影响的一些规律。本文主要是运用电科院综合程序(PSASP)对IEEEE的39节点测试系统进行暂态稳定特性分析,改变系统的负荷静特性,分别在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方式下进行暂态稳定计算,并试探性地进行三种方式的不同比例计算,得出了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结果影响的相关结论。结论表明,当恒阻抗的比例达到一定数值后,恒阻抗模型对故障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当恒阻抗比例很小时,恒电流和恒功率的模型对故障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起主导作用。进一步暂态研究表明,随着感应电动机模型比例的增加故障极限切除时间减小。
其他文献
相对于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具有灵活可控,反应迅速等特点,可以实现电力的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由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传输容量巨大、换流站元件众多,投资集中度高,一旦发生故障将对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旅客对列车的舒适性和信息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列车旅客信息系统(PIS)正是提高铁路整体客运服务水平,实现列车的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
PID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由于其控制算法简单、控制性能良好等优点,虽然历经几十年的时间,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在工业过程中,诸如温度、液位等过程控制
现代并网型风电场的规模在不断增大的同时,风电场异常运行的事件也在不断增多,其中,风电场运行时由网侧电气小扰动、电力系统故障等因素激发的低于工频频率下的有功功率振荡
论文对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重要性,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进步,光伏发电将会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重点对辽宁西部地区的
随着我国污染日益严重、化石能源保有量逐渐减少,能源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电动汽车的推广与开发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和污染问题,故其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电动汽车
本课题源于航天型号活动部件地面试验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旨在研究满足工作环境和技术指标要求的加载系统。 论文首先根据加载系统工作环境及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