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者们关于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多。多数学者多重点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以及他们的冲动购买行为,因而忽视了消费者的延迟购买行为。延迟购买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有购买欲望的同时也有购买能力,却倾向于延期购买,是一种特殊而普遍的购买行为。调查研究发现,延迟购买行为普遍存在于中国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当中,然而学者们关于延迟购买行为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丰富。 国内只有少数学者对消费者延迟购买行为做过相关的研究(李建平等,2010;李晓等,2011,2013;彭慧,2016),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探究过预期性思考对消费者延迟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因而,本文探索性的探究了预期性思考对消费者延迟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及可能机制。并且构建了包括预期性思考、自我调节导向、预期情绪与消费者延迟购买行为在内的理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研究问题进行数据收集,通过数据的分析验证本文的假设。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预期性思考的两个维度(向上预期和向下预期)均对反转消费者延迟购买意向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消费者的预期情绪(预期欣喜和预期后悔)在此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另外,具有不同自我调节导向(趋利导向和避害导向)的消费者,在不同的预期情境下的反转延迟购买意向具有差异。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首先介绍本文研究的来源,即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梳理,进而对本文的主要变量进行综述。包括消费者延迟购买偏好、预期性思考、预期情绪、自我调节导向。 第三,阐述了本文探索性研究反转消费者延迟购买行为过程,主要研究了预期性思考、自我调节导向以及预期情绪等变量对消费者延迟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并且通过对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借鉴已有的成熟的量表以及结合老师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完成本文的调查问卷。 第四,通过数据分析验证本文的假设,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详细讨论。 第五,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