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经济“脱实向虚”,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年增加,投资性房地产增长尤其快速,而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减少,导致实体企业主业发展缓慢。金融业特别是投资性房地产,拥有比非金融、非房地产行业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在资本逐利驱使下,大量的实业资本流入金融和房地产行业,虚拟经济加速膨胀,实体企业呈现“金融化”趋势,这对我国实体企业主业绩效是机遇更是挑战。
本文尝试梳理前人有关金融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将金融化分为金融化程度和金融化结构两个维度,研究对主业绩效的影响及影响路径。首先,基于文献综述定义金融化程度为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定义金融化结构为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类金融资产的比例关系。其次,统计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现状,并进行金融化程度和金融化结构影响主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实证模型,选取2013-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研究假设。最后,将实体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小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分析检验得出: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主业绩效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企业金融化结构负向影响主业绩效,并且研发投入在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按规模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小规模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主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大规模企业不存在;小规模企业金融化结构不显著影响主业绩效,研发投入中介作用不存在,大规模企业金融化结构显著负向影响主业绩效且研发投入中介作用存在。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一是加强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的监管,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二是从根本上规范投资性房地产市场,尽可能减少实体企业投机行为;三是强化对实体企业研发创新的产业政策支持,提高实体投资回报率;四是区分企业不同规模和发展模式,引导实体企业理性配置金融资产。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
(1)在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主业绩效的研究中,将金融化分解成两个维度:金融化程度和金融化结构,试图从多角度对金融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前者协调了金融资产“蓄水池”效应和“挤出”效应,后者探究了不同特征的金融资产持有比例对主业绩效的影响。
(2)基于中介变量的视角,进一步研究研发投入在金融化结构对主业绩效影响过程中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分析了金融化结构负向影响研发投入,进而间接负向影响主业绩效的传导路径。
(3)基于实体企业规模差异性视角,研究不同规模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其主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先从整体层面的实体企业进行相关研究,再按规模分大、小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研究。
本文的不足主要有:一是由于数据收集方面的不足,研究的时间跨度较短;二是基于数据有效性和前人模型构建,只选取部分指标说明,变量指标和理论机制还有待完善。
本文尝试梳理前人有关金融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将金融化分为金融化程度和金融化结构两个维度,研究对主业绩效的影响及影响路径。首先,基于文献综述定义金融化程度为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定义金融化结构为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类金融资产的比例关系。其次,统计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现状,并进行金融化程度和金融化结构影响主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实证模型,选取2013-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研究假设。最后,将实体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小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分析检验得出: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主业绩效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企业金融化结构负向影响主业绩效,并且研发投入在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按规模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小规模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主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大规模企业不存在;小规模企业金融化结构不显著影响主业绩效,研发投入中介作用不存在,大规模企业金融化结构显著负向影响主业绩效且研发投入中介作用存在。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一是加强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的监管,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二是从根本上规范投资性房地产市场,尽可能减少实体企业投机行为;三是强化对实体企业研发创新的产业政策支持,提高实体投资回报率;四是区分企业不同规模和发展模式,引导实体企业理性配置金融资产。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
(1)在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主业绩效的研究中,将金融化分解成两个维度:金融化程度和金融化结构,试图从多角度对金融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前者协调了金融资产“蓄水池”效应和“挤出”效应,后者探究了不同特征的金融资产持有比例对主业绩效的影响。
(2)基于中介变量的视角,进一步研究研发投入在金融化结构对主业绩效影响过程中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分析了金融化结构负向影响研发投入,进而间接负向影响主业绩效的传导路径。
(3)基于实体企业规模差异性视角,研究不同规模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其主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先从整体层面的实体企业进行相关研究,再按规模分大、小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研究。
本文的不足主要有:一是由于数据收集方面的不足,研究的时间跨度较短;二是基于数据有效性和前人模型构建,只选取部分指标说明,变量指标和理论机制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