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图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这些图形上至远古,下至明清,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史的缩影。然而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中国传统图形确实面临着危机,从“维新”开始,形形色色的新文明就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空前的颠覆和清算。直到今天,再加上来势汹汹的现代化浪潮咄咄逼人之势,传统这个曾儒怀天下、繁衍苍生的强大力量更是显得那么乏力与沉默。因此,有必要在张驰有度的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后现代主义重新解读传统,强调其间所包含的历史和民族情感,主张向视觉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回归,它对于国际风格的一个重要反响,就是不否定装饰性,接纳从历史中抽取素材进行设计。后现代主义倡导者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国际主义的垄断,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样一个时代的来临正是我们的机遇所在,我们可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对传统图形的进行新的阐述,真正实现中国传统图形的后现代主义,利用传统图形进行创作的同时,发展出既具时代感,同时富有民族气息的视觉设计。由于后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图形都是非常宽泛的概念,具体到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个很庞杂的矛盾体,必须从诸如装饰化、隐喻化、解构化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实现后现代状态下的中国传统图形的重生,可概括为三方面内容:一.作品本身的文化身份必须得到确立,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意味,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二.文化身份的确立是必要的,但决不是传统的复制,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不是革传统图形的命,恰恰相反,这是改头换面的对传统的继承,因为传统不只是狭隘的时间、地域概念,它还包涵了一种延续的精神;三.它必须体现后现代性,也就是要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时代特征,.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或者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现实;我们相信,在后现代主义境域下,中国传统图形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渐渐融入到国际设计的大环境中去,积极吸取外来的养分,迅速成长壮大,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设计文化艺术之林中,势必在中国乃至世界开辟新的设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