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仓单质押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由于仓单种类的不同,在实务中逐步发展成标准仓单质押和非标准仓单质押两大类融资模式。标准仓单质押可分为已有标准仓单质押和拟交割标准仓单质押,两者在业务流程和法律关系上基本相同,但拟交割标准仓单强调先贷款后质押,业务操作相对复杂,业务风险相对较大。非标准仓单质押可分为现有货物仓单质押和拟购买货物仓单质押两种模式,其与标准仓单质押的两种模式本质有所接近,但业务操作和法律风险不同。两种仓单质押模式均存在借贷法律关系、质押担保法律关系、仓储法律关系、质押监管法律关系等,其中标准仓单质押模式涉及银行、申请人与交易所之间的委托关系、期货经纪合同关系等,并涉及标准仓单的置换、交割和补值等法律关系。非标准仓单质押中的仓单置换、交割和补值与标准仓单的法律关系本质相同,但实务操作方面有所区别。标准仓单质押除受到《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外,还受到交易所的统一管理,因此面临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控制相对规范,而非标准仓单质押面临着较多法律风险,影响着非标准仓单质押各方主体的利益。其中标准仓单质押主要存在质押登记是否有效成立、质权是否完全、质权无法实现等法律风险;非标准仓单质押主要存在仓单法律效力的认定、仓单项下货物上多重权利竞合、利用自有仓库或借用他人仓库导致质权灭失等法律风险。标准仓单质押法律风险防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统一标准仓单质押规范指引,明确质押登记机构和质押登记方式;交易所为拟交割仓单质押模式下的贷款发放而仓单质押未交割这段期间提供连带担保;通过签订有关协议,降低标准仓单无法兑付法律风险。非标准仓单质押的法律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发布相关规范指引,明确仓单要素;建立仓单质押管理信息渠道,便于第三人查询非标准仓单真实状态;对于典当、担保等民间金融机构开展的非标准仓单质押业务,加强法律风险控制,尽量避免关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