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而奋斗,而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显然,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建设在当今社会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一种体现民族精神和魂魄的文化撑起它的脊梁,需要不竭的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今天,它正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但回顾历史,我们又不能不承认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几经坎坷、历经磨难,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其中,仅就“双百方针”提出后经历的风风雨雨就足以反映了这一点。对于“双百方针”,虽然人们在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研究中也从不同角度涉及到,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的研究还显得不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我们有必要对文化建设中的某些重大问题进行历史的回顾和科学的总结,做到以史为鉴。本文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文化发展方针的提出和实施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和思考,目的就在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得到借镜,从而更好地把握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使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WP=45>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同时概述了“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阐释了“双百方针”的内涵。第二部分:全面回顾了“双百方针”提出后所经历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双百方针”的初步贯彻与中国文化的新局面;(二)认识上出现偏差,“双百方针”贯彻受阻;(三)“文化大革命”,“双百方针”彻底被扭曲;(四)邓小平重申和正确阐释“双百方针”,中国文化春天的到来;(五)新的历史条件下,“双百方针”的正确贯彻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通过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在文化建设上经历的曲折过程的总结,分析了党在贯彻“双百方针” 过程中出现种种曲折的复杂原因,揭示了“双百方针”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时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借鉴。第三部分:在对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中国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即:(一)不应该把“双百方针”仅仅视为繁荣科学与文化的手段或方法,还应该将其作为科学与文化建设的目标。(二)正确贯彻“双百方针” ,还必须对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明确的认识。(三)实施“双百方针”必须将思想和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加以区分。(四)对知识分子的正确估计及正确的政策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结论是:“双百方针”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针。“双百方针”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更为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继续贯彻“双百方针” ,努力实现先进文化统领下的文化多元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