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III)氧化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1,2-丁二醇、麦芬新、磺基水杨酸和2-氨基异丁酸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通过实验分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III)氧化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1,2-丁二醇、麦芬新、磺基水杨酸和2-氨基异丁酸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通过实验分别讨论了[还原剂]、[TeO42-]、[OH-]、离子强度的变化对反应体系表观速率常数kobs的影响,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速控步速率常数以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二过碲酸合铜(III)在碱性介质中主要存在的形式是低质子的配离子[Cu(H4TeO6)2]-,并且提出了以质子化程度低的Cu(H3TeO6)作为活化中心与还原剂形成中间络合物,再通过内部电子转移,最终得到产物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在准一级条件下,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反应对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1,2-丁二醇、麦芬新以及磺基水杨酸均为分数级,而2-氨基异丁酸的反应级数为1<n <2。我们还发现:由于还原剂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有所差异,导致表观速率常数随着氢氧根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中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1,2-丁二醇、麦芬新以及磺基水杨酸的表观速率常数随氢氧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2-氨基异丁酸的表观速率常数随氢氧根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在同一温度下二过碲酸合铜(III)氧化不同还原剂时,反应速率不同:丙二醇甲醚的反应速率常数小于丙二醇乙醚;麦芬新的反应速率常数小于1,2-丁二醇。通过假设提出的反应机理,能很好的解释我们的实验现象。我们的研究验证了配合物以低质子化的形式存在的假设更为合理。通过这类反应体系的动力学及宏观实验研究,为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且为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和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水热法和种子层诱导法在微通道内实现了ZnO纳米棒的合成,并研究了合成时间、通道中的流速及位置对ZnO纳米棒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牛Ig
金矿石中金的含量较低,测试中往往需称大样分析,若稀释比例过大,则会引起测定误差的增加.实验详细比较了样品稀释因子为500~2500时,强度比值定量校正法(采用离线内标加入方式,
从井下煤炭开采爆破技术、机械化技术以及连续采煤技术等出发,分析爆破工艺的选择、机械化采煤工作的选择、连续采煤工艺的选择以及综合采煤技术的选择中优势和缺点,借助井下
近年来,由于氮肥利用效率的不断下降,植物氮素的营养学研究更是日益受到重视。氮肥利用率受施氮水平、施用方法、土壤性状、气象条件、品种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均利用率只有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早年在维也纳、莱比锡等大学学习,后游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887年至英属印度,任拉合尔东方学院院长、加尔各答大学
近年来有机电合成方面的研究与日俱增,主要是由于有机电合成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反应过程有着更高的能效,更为温和的反应条件,更少的反应步骤以及独特的合成路线。本论文以苄叉
在德国ASIIN工程认证教育的背景下,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模块化研究。文章介绍了ASIIN认证的意义,归纳了机制专业培养对象所具
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干预和解析生物系统,认识生物系统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学科,在包括干细胞研究在内的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取
"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是云南彝族阿细支、撒尼支的传统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已由原来的婚恋乐舞活动变为各阶层群众共同参与的娱乐
<正> 一、小引“声笙文化”乃以芦笙韵律为中介,导引出人际间的各种交往;或通过芦笙曲调促使群体内部成员情感的凝聚,或沟通和调协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关系,使群与群各个成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