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美好愿望,是中日两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和神圣使命。但建国迄今中日关系“经热政冷”走势的长期存在,已然成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主要障碍。新世纪伊始,倘若任其发展,不但难以构建起面向21世纪的“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更谈不上“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却很少有人就该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为此,本文拟在占有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学、地理学、国际关系等多学科、多视角,就这一复杂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日复交前两国关系“经热政冷”的表现及其成因。笔者认为,经济关系热主要表现在贸易往来时间早、贸易额迅速上升等几个方面,而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友好运动的推动、经济互补性强等诸方面因素共同促成;政治关系冷主要表现在日本政府拒不承认新中国、极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方面,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因素的制约等因素所致。第二部分,中日复交后两国关系“经热政冷”走势的表现及其成因。笔者认为,这一时期两国经济关系热主要表现在两国贸易额迅猛增加、经济往来层次不断提升等方面,而这一可喜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两国邦交的恢复为中日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两国的经济互补性进一步增强等方面因素;政治关系冷主要表现在历史观的冲突、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分歧等几个方面,而政治关系冷这一态势的出现则是由日本政治右倾化、日本右翼势力的破坏等诸方面因素造成。第三部分,改变中日关系“经热政冷”之措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中国应迅速增强国力、对日方一切有损中日友好的言行进行坚决斗争;2,日方要“以史为鉴”、时刻约束己方行为;3,中日两国要建立起成熟的政府往来机制;4,重新认识“国民外交”的作用,大力践行“国民外交”路线;中日双方特别是日方要严格格守三个“基本文件”(“声明”、“条约”、“宣言”)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作者将寻着这一思路,力求比较透彻地阐明这一问题,为中日关系持久、稳定、健康发展和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