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现时大部分为晚期,近年来,国内外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升高的趋势。按组织病理学分型,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其生物学行为独特,恶性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增殖速度更快,更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故预后更差。目前化疗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均有杀伤性,化疗药物剂量的限制性毒性及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化疗药物的足量使用,导致患者预后更差。氨磷汀作为一种广谱细胞保护剂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化疗中,可减少化疗相关的毒性。IP(CPT-11/DDP)方案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常用方案之一,其毒性亦不容忽视,鉴于国内外关于氨磷汀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拟用氨磷汀,观察其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增效减毒的作用,以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确诊并初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69例,分为加氨磷汀组39例和不加氨磷汀组30例。其中男54例、女15例;年龄40~80;统计入选的患者均用IP方案化疗,21天为一周期。小细胞肺癌采用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的局限期和广泛期的分期方法,本研究患者均为经病理确诊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均有经CT扫描具有可测量肿瘤病灶。化疗4个周期后按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按RECIST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研究氨磷汀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率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对单项有序资料的比较应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化疗4周期后,对比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的疗效,结果显示,加氨磷汀组CR 0例,PR 34例(87.2%),SD 4例(10.3%),PD 1例(2.6%)。不加氨磷汀组CR 0例,PR 27例(90%),SD 1例(3.3%),PD 2例(6.7%)。经统计学检验,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疗效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8),见表2。2.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骨髓毒性,定量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加氨磷汀组各指标均值要高于不加氨磷汀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比较结果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度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O.O5),加氨磷汀组骨髓抑制性要低于不加氨磷汀组。分别见表3-1,3-2。3.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肝脏毒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加氨磷汀组各指标均值要低于不加氨磷汀组,见表4-1,AST、ALT、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加氨磷汀组肝脏受损者低于不加氨磷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2。4.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胃肠道反应。比较两组发生恶心呕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5.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肾毒性。定量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加氨磷汀组各指标均值要低于不加氨磷汀组,定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加氨磷汀组肾脏受损者低于不加氨磷汀组,两种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1,表6-2。6.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神经毒性,两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7.加氨磷汀组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结果显示CD3、CD4、CD8、N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8。结论:1.氨磷汀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I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无影响。2.氨磷汀能减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IP方案化疗的骨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进一步提高化疗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