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晶系铁氧体空心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氧体是一种传统的优良的吸收剂,具有吸收强、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但同时存在密度大、吸收频带不够宽等问题。空心结构的铁氧体是对传统实心铁氧体的改造,不仅密度小,还具有特殊的电、磁功能,有可能使电磁波在其空腔中反复振荡吸收,成为电磁波的“黑洞”,从而增加材料的吸波能力,同时可通过调节核壳粒子的内外径来调控电磁参数。空心结构的吸波材料是吸波材料的研究趋势。 本文较为系统地概述了六角晶系铁氧体吸收剂的结构和基本特性;介绍了当前铁氧体超微粉末及空心微球的主要制备方法;用氧乙炔火焰粉末喷雾技术与等离子火焰溶液喷雾技术制备了六角晶系铁氧体空心微球,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工作。重点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温度、时间、升温速率)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微波性能的影响。 用氧乙炔火焰粉末喷雾热解技术制备了六角晶系平面W型BaCo2Fe16O27和M型BaFe12O19铁氧体空心微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空心微球粒径分布较广,主要在4~20 μm之间,平均密度在2.50g/cm3左右。热处理过程表明,M型铁氧体直接由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未经历尖晶石中间相;W型铁氧体形成由金属氧化物到M相过渡相最终向W相的转变;当升温速率为5℃/min,温度在900℃,保温3小时和1200℃保温4小时,就分别形成单相M相和W相铁氧体;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衍射峰变尖锐,结晶更完整,空心微球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减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W型铁氧体空心微球的介电常数降低;磁导率实部先增加后减少,虚部增加并出现明显的共振峰;M型铁氧体空心微球的介电常数增加,磁导率实部增加,虚部变化不明显。 用等离子火焰悬浮液喷雾热解技术制备了六角晶系W型BaCo2Fe16O27铁氧体空心微球。实验结果表明:粒度分布较均匀,基本在2~10 μm之间,平均密度为1.50g/cm3左右;当升温速率为1.5℃/min、温度为1250℃,形成单相W相铁氧体空心微球,此时其饱和磁化强度为58emu/g,矫顽力为45Oe。
其他文献
卷取温度控制是热轧带钢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控制精度直接影响到带钢的最终组织性能。为了保证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本文对卷取温度控制模型、控制策略和控制模式进行了深入的
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铁路线路养护及维修对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因进口大型养路机械及其配件使用成本过高,限制了大型养路机械在我国的应用,因此进行大
该文根据生物钛合金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TZNT,并系统的研究了这种钛合金的机械性能、组织形貌、耐腐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借助于Materials Studio计算模拟软件中的CASTEP模块,研究了3d过渡金属(TM=Ti、V、Cr、Mn、Fe、Co、Ni、Cu和Zn)掺杂单层WS2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4d过渡金属(TM=Y、Zr、Nb、Mo、Pd、Cd)掺杂单层WS2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光学性质以及氢的不同修饰方式对扶手椅型WS2纳米带电磁特性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1)过渡金属原子(TM=Ti、V、C
本论文选择3104铝合金板为实验材料,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入手,重点研究了3104铝合金板在热轧、常规冷轧(有润滑和无润滑)、横向冷轧、异步轧制条件下显微组织和织构的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材料用量持续增加,巨大的碎石开采量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目前粉煤灰尤其劣质粉煤灰利用率较低,城市污泥和淤泥至今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