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近期关于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逐渐引起了重视。已有人提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在肝脏微环境下可转化为肝干细胞和类肝样细胞,在肝切除等肝损伤的刺激下,BMSCs可向受损部位趋化、定植,通过转化为具有部分功能的类肝样细胞,促进肝再生。然而,BMSCs对于肝癌组织或细胞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观测肝癌移植区血管生成情况,旨在探究BMSCs对肝癌微循环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提取到的大鼠骨髓,获得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CM)鉴定传代至第3代的贴壁细胞,检测表面抗原的表达。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s-CM)培养肝癌细胞,并采用MTT法检测干细胞对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情况的影响。建立裸鼠背部皮肤皱褶小室(dorsal skinfold chamber)肝癌模型。将实验鼠分四组:A空白对照组、B单纯BMSCs细胞移植组、C单纯肝癌HepG-2细胞移植组、D BMSCs与肝癌细胞共移植组,后应用活体荧光技术检测0d、7d、14d时各组视窗区微血管密度,并分析结果。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提取、分离到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示:CD29细胞计数阳性率为97.3%;CD90细胞计数阳性率为98.1%;CD34细胞计数阳性率为1.6%;CD45细胞计数阳性率为2.9%。应用MTT法检测后发现:与0BMSCs-CM培养的肝癌细胞相比,25%、50%、75%、100%BMSCs-CM组的肝癌细胞增殖率均有提高(P<0.05)。本实验成功建立了裸鼠背部皮肤皱褶小室肝癌模型,并分别检测了各组在0d、7d、14d时的微循环密度:A组在0d、7d、14d时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48.12±14.23、151.85±11.61、161.49±17.24(cm/cm2);B组在0d、7d、14d时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57.01±18.94、168.98±17.99、152.93±18.17(cm/cm2);C组在0d、7d、14d时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65.25±25.28、173.79±29.82、211.06±40.01(cm/cm2);D组在0d、7d、14d时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51.26±16.51、183.62±22.92、248.53±29.01(cm/cm2)。统计组内结果分析显示:A、B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微血管密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7d时的检测数据与0d时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14d时的微血管密度高于0d(P<0.05);D组7d和14d时的微血管密度均高于0d(P<0.05),D组14d时的微血管密度同时高于7d组(P<0.05);统计组间结果分析显示:0d与7d时A、B、C、D各组间在同一时间点的微血管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14d时C组微血管密度高于A、B两组(P<0.05),D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A、B两组(P<0.01),与C组相比D组微血管密度亦有提高(P<0.05)。结论:第3代BMSCs既具有干细胞表面抗原特性,又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适合应用于体内及体外实验。BMSCs-CM可促进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成功建立了裸鼠背部皮肤皱褶小室肝癌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观测到BMSCs可促进肝癌移植区微血管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