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对套细胞淋巴瘤的整体认识,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有病理证据的18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的分析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MIPI评分、骨髓受侵情况、ECOG评分、B症状、Ki-67水平、LDH、WBC、LYM、临床分期(Ann-Arbor分期)、首次治疗方法等各因素,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累积生存率进行比较,生存资料及预后分析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法)比较不同生存曲线的差异以及对比有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临床要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例患者约占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期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同期收治的NHL共290例),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男女比例为3.5:1。免疫表型检测方面:17例患者行CD5检测:CD5阳性的16例(88%),CD5阴性的1例(5%);15例患者行CD10的检测:CD10为阴性为14例(77%),CD10阳性的1例(6%)、16例行CD23检测,CD23阳性的4例(25%),CD23阴性的14例(87%)、17例患者行cydylind1检测:cydylind1阳性的17例;17例KI-67检测:Ki-67≥30%6例(37.5%),<30%10例(62.5%)。临床特征方面:18例患者男性14例(77.8%),女性4例(22.2%);18例患者中年龄<65岁8例(44.4%),≥65岁10例(55.6%);MIPI评分:低危6例(33.3%),中危5例(27.8%),高危7例(38.9%);骨髓受侵的4例(22.2%)未受侵的14例(77.8%);ECOG评分0-1分的16例(88.9%),2-4分的2例(11.1%);有B症状3例(16.7%)无B症状的15例(83.3%);Ki-67<30%的10例(62.5%),Ki-67≥30的6例(37.5%);LDH正常的12例(66.7%),异常的6例(33.3%);WBC正常的14例(77.8%),异常的4例(22.2%);LYM正常的12例(66.7%),异常的6例(33.3%);临床分期(Ann-Arbor分期Ⅰ期2例(11.1%),Ⅱ期5例(27.8%),Ⅲ期4例(22.2),Ⅳ期7例(38.9%);首次治疗方法:应用chop样方案化疗8例(53.3%),CAVD方案化疗2例(13.3%),联合R组5例(33.2)。各因素行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分析及采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发现年龄<65岁与≥65岁分组(p=0.036)、MIPI评分低危、中危、高危分组(p=0.049)、ki-67增值指数<30%或≥30%(p=0.001)、骨髓是否受侵(p=0.006)与预后具有相关性,而性别、B症状、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LDH、WBC、LYM、分期、首次治疗方法统计后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的年龄<65岁预后相对较年龄≥65岁的患者预后好。MIPI评分中,低危组患者预后最好,中危组次之,高危组预后最差。免疫表型中KI-67增值指数<30%较≥30%的患者预后好。骨髓未受侵较骨髓受侵的患者预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