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报纸的正版到副刊,从电视的台前到幕后,从电影的放映到制作过程,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大众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或多或少的展现在受众的眼前,以一种越来越立体的趋势吸引着受众的注意力。在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信息爆炸意味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而大众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则意味着竞争的激烈化,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就会呈现出一种相互选择的状态,媒体可以以细分受众的形式对传播对象进行选择,受众则可以根据“使用与满足”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媒体。就像每年除夕前很久就会守着电视看春晚准备花絮,就像看完每部成龙电影依然会守着看完电影拍摄花絮,“花絮”正是凭借其自身所秉承的趣味性、戏剧性、多样性,更加立体全面的还原事件,从而一直以来都是受众非常关注的信息环节。媒体对花絮的运用在不断的加剧,受众对花絮报道的关注也达到了全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笔者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目前业界针对“花絮”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可供参考的资料更是难寻其迹。“花絮报道”层出不穷,但是关于“花絮”及其特性和运用的研究却很罕见,虽然这一情况在给后人留有研究余地的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也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但是有价值的研究醒目始终会得到关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我国大众传播中“花絮”报道做出全面的研究。本文的思路大致如下: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对案例的分析,首先对“花絮”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进行总结;并运用相关新闻传播学理论,着力提炼出花絮的特征、价值以及花絮报道的手法;同时在对花絮报道加以肯定的基础上,对其传播过程中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以期能够在前人运用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能够为媒体适当运用花絮报道,为媒介从业人员更好的创作花絮报道,为媒介与受众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