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软脑膜侧支状态与急性大血管闭塞后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结局有关,本研究将基于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重建的动态CTA(dynamic CT angiography)软脑膜侧支评价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phy, DSA)的软脑膜侧支评价进行比较,并探究两者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收集影像、临床及预后资料。DSA上采用ASITN/SIR评价软脑膜侧支(DSA-CS),并利用CTP重建的动态CTA模拟DSA评价侧支(CTP-CS),侧支良好定义为侧支评分3~4分,预后良好定义为3月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分析侧支循环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42例患者,35例(83.3%)获得再通,18例(42.9%)预后良好。一致性分析提示,CTP-CS与DSA-CS相当(Kappa=0.71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侧支评分更高(CTP-CS:3 vs2,P=0.018;DSA-CS:3 vs2,P=0.029),侧支良好比例更高(CTP-CS:77.8% vs37.5%,P=0.009;DSA-CS:77.8% vs37.5%,P=0.009)。校正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发病至再通时间(onset to reperfusion time,ORT)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侧支评分是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CTP-CS:OR=12.525,P=0.037;DSA-CS: OR=11.875, P=0.042)。 结论: 基于动态CTA建立的模拟ASITN/SIR侧支评分能独立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取栓患者的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