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青题材戏曲叙事艺术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之际大量敷演小青事迹的戏曲问世,这些戏曲作为戏曲史的一环,也是“小青热”的重要部分,基于它的重要性,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聚焦在这些戏曲文本的考辨、小青真伪论、作者的情况、创作的时代背景、蕴含的文人情感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上,但是对小青戏曲进行细致的叙事艺术分析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以“冯小青题材戏曲叙事艺术研究”为题,从叙事艺术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即是从叙事艺术的角度研究小青题材的戏曲,探析不同的戏曲文本在小青本事基础上进行了哪些人物情节的增减演变,并分析由这些人物情节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叙事变化及主题变化。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对小青题材戏曲的人物进行分析研究,以情史本《小青传》为基点,研究小青题材戏曲文本在此基础上增减、演变的人物,其中人物增润透露了剧作家填充小青本事中的叙事空白、改变小青命运以及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与帮助人物更好地抒发情感的思考,人物的删减透露了不同剧作家相同的关注焦点聚焦在小青、冯妇、某夫人、老妪及画师这些人物身上,而人物形象内涵的变化则透露了不同剧作家独特的创作视角;  第二章对小青题材戏曲的情节进行分析研究,辨析这些戏曲文本在《小青传》的基础上增减、演变了哪些情节,情节的增润传达了剧作家改变小青本事结局、改变小青命运的力量以及转换小青主体地位的意指,而人物的删减则体现出剧作家对小青本事核心情节的接受聚焦在哪些情节上,由这些情节的增减、演变也带动了戏曲文本叙事序列的变化,使得各剧作由《小青传》的基本叙事序列变动成复合叙事序列,而复合叙事序列内部结构的不同又带动了不同的戏曲效果;  第三章对小青题材戏曲的主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运用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探析戏曲文本凭吊、教化及遣怀主题的呈现,并探讨不同主题产生的原因,其中既有着时代因素的影响,又有着剧作家对小青本事的体验及剧作家生平经历的影响。  结语部分,笔者总结本文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展现出唐宋文学的高超艺术成就和唐宋八大家们的个人风格。而以八大家为代表的众多诗文兼擅的文学家们所发动的“古文运动”,使此时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日前分别在杭州、厦门组织开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以下简称工控安全)培训。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出席并讲话,上海、江
两性关系一直是女性作家致力探讨的话题之一。身为新移民小说的代表人物,严歌苓也一直在文本中探寻两性关系的发展模式。将性别关系问题纳入严歌苓文本研究,探寻严歌苓叙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