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科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第一步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目前阶段,学生的提问能力仍然有待提高。以人教版为例,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穿插着相当数量的科学史。鉴于科学史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本研究将“基于生物科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作为选题,探讨生物科学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准实验研究法四种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与界定相关概念,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编制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为了解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本研究分别对学生与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提问能力不理想,具体表现在:批判精神欠缺、提问习惯不佳、提出问题的数量尚可但质量偏低、问题表达能力一般;影响提问能力的客观因素有社会文化背景、课堂氛围与教学方式;影响提问能力的主观因素有缺乏扎实的知识网络、缺乏质疑精神、缺乏学习与提问的兴趣。以前期的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为基础,从四个方面提出教学策略:第一,培养学生学习与提问兴趣的策略——将科学家生平或探究趣事穿插于教学、将科学家的故事融入班级文化建设;第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策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的质疑精神;第三,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的策略——以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为线索设计教学、增强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第四,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将以上教学策略运用于教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结束之后考察学生提问能力、学业成绩的变化。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提问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批判精神存在极显著差异;提问习惯存在显著差异;提出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问题表达无显著差异。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研究结论:第一,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与学业成绩的提高;第二,运用科学史时,应紧扣教学目标对科学史素材进行选择与设计;第三,运用科学史时,应不断探索多样性的呈现方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切实可用的教学策略与案例,为“核心素养为宗旨”这一基本理念的落实添砖加瓦。由于笔者自身的局限,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缺少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分类有待进一步探讨。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正> 耳疖为常见病,一般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但有时效果不佳。我们认为耳疖为肝热所致,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一般3-4剂治愈。处方:北胡4钱胆草3钱生地3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电子CAD》课程中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其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总结了其必要性,以及教学实践中值得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编者按$$为探索分布式光伏发展新模式,促进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近期,西北能源监管局对陕西省彬县新农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监管调研。$$彬县24.4MW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
报纸
<正> 中关村病了! 仪科惠光事件,带来了人们对中关村信誉危机的关注。信誉危机,只是这场“中关村病”的病症。它的病因,既不是缺钙,也不是缺铁,而是缺“社会资本”。因为社会
本文介绍了ZK-3型便携式工序质量管理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硬件和软件设计,详细说明了仪器从数显量具中获取数据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该仪器与上位机或SPC网络系统的联网通信,最后
针对工业对象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大滞后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模糊控制,并将其用于电炉温度控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
外耳道疖是耳科常见的急诊疾病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安庆消瘤散”治疗肿瘤的经验,试用于治疗外耳道疖,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40例疗效观察结果,介绍如下:方剂
期刊
目的探讨小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行小切口胸腺切除治疗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于患者围手术期
当前,在计算机动画教学中,如何实现二维技术与三维技术的融合,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耍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计算机动画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之间的联系,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