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运用刘氏小儿推拿“推胸背法”推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观察临床疗效,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为刘氏小儿推拿“推胸背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性依据;指导家庭进行小儿推拿辅助治疗,节约医疗资源。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刘氏小儿推拿“推胸背法”联合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联合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各组均治疗1个疗程(20次);分别于治疗前后运用哮喘控制水平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评分(C-ACT)、甲襞微循环指标、白细胞介素(IL-5)为评价指标,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统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后组间比较,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ACT比较,具有差异(P<0.05);甲襞微循环形态比较,具有差异(P<0.05),流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周状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综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IL-5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C-CAT、IL-5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管周状态、综合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形态、流态具有明显差异(P<0.01),管周状态、综合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经统计学分析(秩和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6%(17/30),经统计学分析(秩和检验),两组随访疗效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刘氏小儿推拿“推胸背法”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能有效的改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改善甲襞微循环,降低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2.刘氏小儿推拿“推胸背法”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优于普通推拿法,且远期疗效稳定。3.刘氏小儿推拿“推胸背法”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配穴精简,操作简单易学,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4.甲襞微循环检查安全无创,可辅助监测哮喘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