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之间的那条河》以美国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跨越三代人,讲述了十五岁的少年主人公诺亚、达芙妮和蒂莉经历战争洗礼后的成长与顿悟。它集中体现了有色人种杜瓦尔姐妹和普鲁特一家在战乱中跨越种族歧视,超越生死,相互扶持的生活状态。这部小说启发人们,界线其实是人类的话语建构,有色人种和白人的划分是人为的而非本质性的。本文采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学为理论背景,探究密西西比河的修辞意象以及小说中跨越南北,种族,生死和时空界线的主题。南方与北方、白人与黑人、战争与和平、男人与女人、生者和死者、过去和当下所形成的二元对立在小说中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先从经济和奴隶制角度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和战后影响。内战是南方和北方二元对立、矛盾激化的结果,它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死亡景象。小说中有色人种达芙妮和白人诺亚分别象征南方和北方,二人跨越种族界线,互相爱慕的情节安排意味着南北方有如恋人一般的亲密关系,寓意南北方能跨越文化差异和经济制度界线,重新联合在一起。小说中的“河”指的是密西西比河,伊利诺伊斯州和密苏里州以它为界,是重要的修辞意象。密西西比河在地理上隔开了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斯州,使两地产生观念文化上的隔阂,但也正是密西西比河带来了杜瓦尔姐妹,使他们与普鲁特一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密西西比河以及蒸汽船共同促进了河运业的发展,成为大塔镇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和信息传递的渠道。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的三诉诸修辞法和布斯的“隐含作者”,论述小说主人公叙事的可靠性,进一步揭示南方和北方,白人和有色人种能够跨越界线,相亲相爱的中心思想。亚里士多德将修辞方法分为人格诉说、情感诉说和理性诉说三方面,派克通过塑造智慧诚实善良的叙述者蒂莉的形象,获得读者的信任,与读者产生共鸣;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派克在理性上获得读者的信任;本文还运用了布斯的隐含作者概念,探究佩克如何使用各种或显在、或隐晦的手段传递他对人物和情节的态度。佩克通过精细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自由有色女性独特的形象和魅力。他的修辞选择表明了自由有色女性与白人女性之间不存在种族优劣之分。另外,在叙事手法上,佩克采用倒叙把普鲁特一家和杜瓦尔两姐妹在内战中的故事以回忆的方式呈现,这样出于特定目的的情节有助于叙述者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将故事最真实地讲述给读者,它无疑会引起读者对故事情节出场顺序的注意,这种选择,体现了修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