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保理业务是一种集贸易融资、账务管理、坏账担保、收取应收账款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方式。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发挥保理独特的业务优势,对于解决目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推动出口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与保理相关的法律制度的缺乏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薄弱已经严重制约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解决社会现实需要与立法滞后之间的矛盾便成为笔者探索保理法律问题的根本动因。正是由于我国国内保理业务立法的缺失,在实务操作中风险较高,以致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本文首先分析了保理业务的法律实质是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进而指出了债权转让环节的若干法律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比较研究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保理业务发达国家的立法,在对其进行有益的吸收和借鉴后,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在保理业务中对债权约定禁止转让的协议应该无效;未来债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进行转让;通知也应该是保理商的一种权利;应该对通知的方式予以登记完善。笔者希望以这些建议为引子,建立和完善我国关于国内保理方面的立法,以防范风险,促进保理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国内保理的一般理论。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保理业务的概念,然后介绍了国内保理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国内保理的法律关系。第二部分:国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的相关法律问题。这部分首先描述了国内保理业务的落后现状并分析了落后的主要原因,接着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国内保理的法律实质和重点是债权转让,并且这种债权转让具有一定的特殊之处,然后分析了应收账款转让环节的法律风险。第三部分:应收账款转让相关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这部分对几个国家有关债权可让与性立法、债权转让生效要件立法以及债权转让通知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每部分制度安排比较的结尾,都进行了总结,以期在对其参考和借鉴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保理的应收账款转让制度。第四部分:完善国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的立法建议。在对上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列出国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的立法现状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接着结合第三部分提出若干完善国内保理债权转让环节立法的建议。在文章的结尾,笔者对国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环节的法律风险提出了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