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日新月异,机动车和道路里程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同时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交通肇事犯罪已成为一种多发、常见性犯罪,严重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刑法133条是1997年以来我国处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为正确适用法律审理好交通肇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发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部解释的颁布实施,为规范和统一执法,依法惩治交通肇事犯罪活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解释在制定中为满足客观现实的需求和受制于处理交通肇事案件的传统理念,解释中的一些规定存在着与法理相矛盾、与立法原意相冲突的问题。此类问题引起了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十分激烈的争论。本文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理论引证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解释突出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理性剖析,并提出了不成熟的立法建议,力求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刑法和司法解释,为完善交通肇事案件立法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交通肇事罪及司法解释作了概述。第二、三章主要对解释涉及到的交通肇事罪构成的客观、主体要件进行了评析。对责任认定、无能力赔偿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剖析。一是交通肇事罪中的责任认定。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事故认定应不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而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依据法律规定提供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可诉性;二是交通肇事罪中的无能力赔偿评析。笔者认为,仅以行为人是否己经实际向被害人进行了赔付作为构成犯罪的标准,违背了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有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第四章主要阐述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有关问题。笔者从肇事后逃逸行为概念和逃逸致人死亡行为定罪量刑两个方面分析。其主要观点:1、解释把逃逸的目的完全界定在逃避法律追究上,忽视行为人应尽的救助义务,有违法益保护的立场,颠倒了立法的本意。2、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和处理,笔者认为《解释》将交通肇事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使伤者死亡的案件一律按交通肇事罪认定论处,是不妥当的,应当考虑交通肇事者逃逸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3、笔者对成立交通肇事过失共同犯罪的问题上认为,《解释》第7条规定完全符合过失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而对于《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则持否定的观点。第五章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立法建议。笔者结合前文指出的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不足之处,提出建立交通危险行为犯罪化规范和设定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金果榄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含量和浸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
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的育人目的之一,学生具备较高水准的职业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主
综述了电弧螺柱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螺柱焊接方法,电弧螺柱焊技术具有焊接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以焊接设备的发展更新、焊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2013—2017年北京市美国大使馆监测点PM2.5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北京市近5年来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NO2和SO2的关系,重点讨论了2017年秋冬季针对控制散煤燃烧排
建筑行业的发展迅速,注浆技术作为结构加固的一种常用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气压、液压或者电化学等方式将凝固的浆液注入空隙或裂缝中,能够有效填充,从而实现结构加固的
基于三维频域面元和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螺旋桨双向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学模型,推导了螺旋桨双向流固耦合附加质量矩阵以及附加阻尼矩阵,分析了螺旋桨侧斜角以及来流速度对于附
静压桩有别于其它桩基施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定量地监测每根桩的承载施工质量。在桩体压入过程中,通过压力表能够了解每根桩随深度的压力变化情况,可求得桩体在任一深度处
本文把消费主义理论和扩散理论结合起来,旨在从消费主义视角考察手机迅速扩散的原因。本文的核心假设是,在导致手机迅速扩散的众多推动力量中,消费主义思潮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电,是现代社会活动的能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经济要发展,电力应先行。本文以我国第一个BOT融资项目---沙角B电厂BOT融资为案例进行分析,沙角B电厂BOT融资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一些缺
美国是一个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养老保险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尤其在退休金计划上更是如此。同时,美国的小企业也很发达,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这两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