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回望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论政”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一特殊历史现象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有产物,其思想内核是儒家的士大夫精神与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整个“文人论政”历程,最具标志性的四个人物,分别是王韬、梁启超、张季鸾与储安平,他们分别是“文人论政”的开启者、发扬光大者、登峰造极者与悲壮谢幕者,他们基本构成一部“文人论政”的“起、承、转、合”四部曲,跌宕起伏,至今余音未绝,让人叹为观止。回望与梳理他们的生平、报刊活动、政论文章及新闻思想,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以史为鉴,我们足以明晰一个伟大传统对当今新闻人的宝贵启示。   当下社会环境大别于“文人论政”鼎盛的晚晴、民国时代,我们站在公允的角度回望历史,继承其优秀的精神遗存,对当下意义重大。当下社会虽然已非昔日救亡图存、万马齐喑的局面,国泰民安中有着社会转型的阵痛,新生社会问题与话题层出不穷,各领域的社会精英的话语权日益凸显,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限延伸了言论空间,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体有着更大的话语权,当下网络时代,“自媒体”发展汹涌,网络舆论空间陡然增大,甚至可以实现“全民论政”,凡此种种,力求做出探讨。
其他文献
18世纪中期以来,期刊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开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受众提供相关的社会信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建构着我们的思想,丰富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期刊也在自身的不断
社会学家戈夫曼指出,在日常生活的面对面交往中,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塑造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这就是著名的“自我呈现理论”。而随着
期刊
英国的生态政治学家布赖恩·巴克斯特(Brain Baxter)在其著作中写到:“意识形态的天空,生态主义是一颗新星。”在西方学者看来,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现当代的媒介传播问
期刊
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精神、城市文化软实力以及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我国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自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城市开始注重利用国际体育媒体
自从1998年实行房改政策以来,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广告也异军突起,近几年来在行业广告投放额排行榜中,房地产广告都高居榜首,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全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