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PPP治理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政府与私人部门各自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债务。成功的PPP合作关系的标志是公开、公平、分担风险、平等及通过解决问题消除矛盾。公私伙伴关系是其核心,只有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打破传统融资模式,处于平等协商地位,才形成真正意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限于合同的契约关系。但目前国内外对PPP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定义、风险机制等方面,鲜于研究伙伴关系的构建,当前融资模式下,政府部门需要与私人部门建立和谐平等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了更有效探讨PPP治理中公私伙伴关系的构建问题,本文首先在全面剖析PPP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融合PPP合作公私伙伴关系理论,以及我国PPP项目实践情况,总结PPP治理过程中影响公私伙伴关系构建的关键因素,从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两个维度分析伙伴关系的构建问题。其次,通过对信息、风险与PPP治理伙伴关系构建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分析这两个因素如何作用于公私伙伴关系的构建。并通过分析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基于专有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博弈,获得的讨价还价能力,以研究PPP治理伙伴关系的构建问题。最后基于H市S河PPP治理的实证研究,分析S河PPP治理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信息共享、遵循“物有所值”的准则合理分担风险,以构建真正的平等协商、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其中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S河PPP治理中的信息与风险因素,以及非信息对称博弈视角下,政府和S公司采取的项目捆绑项目式,二次转移风险的可行性。并讨论信息不对称时,政府和S公司如何处理,有何效果,对伙伴关系的构建有什么影响,以及风险因素影响下,双方如何分担风险,采取何种措施,效果如何的关系。从而论证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合理情况下,我国PPP治理中真正的公私伙伴关系建构的困境,并进行相应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