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损伤疝出型、退变突出型腰椎间盘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特点,探索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软骨细胞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及不同类型椎间盘组织的局部免疫状态,进一步理解两种不同病理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质。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和天津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影像学(CT及MRI)检查结果以及手术所见将病例分为:①损伤疝出型椎间盘突出组:共计35例,可见突出病变部位后纵韧带后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与椎间盘母体分离,质软较易取出;②退变突出型椎间盘突出组:共计15例。病变部位后纵韧带较完整,切开浅层后总韧带可见纤维环完整,质硬必须用器械切除。收集椎间盘标本,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椎间盘标本。结果病理学检查发现损伤疝出组中肉芽组织、新生血管化明显高于退变突出组,损伤疝出组新生血管化率为88.6%,而退变突出组血管化率为13.3%;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细胞成簇和增生发现于损伤疝出组中椎间盘标本组织,软骨细胞增生在损伤疝出组所占比例为74.3%,而在退变突出组所占比例为6.7%。免疫组化染色示损伤疝出组标本中IL-17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退变突出组。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为损伤疝出型和退变突出型,其病变机理存在差异,应加以区分;2.损伤疝出型椎间盘引起间盘神经微环境的改变如肉芽组织形成和新生血管化明显证实髓核暴露后引起突出间盘神经根局部炎症反应;3.软骨细胞增生和软骨细胞簇可能是椎间盘完整性破坏后椎间盘自我修复反应的一个表现;4.IL-17在损伤疝出型椎间盘表达明显证实了IL-17介导间盘神经根微环境免疫炎症变化;5.局部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在损伤疝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作用,软骨细胞在椎间盘损伤后的修复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微血管密度、Ki-67标记指数、bcl-6阳性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34和Ki-67、b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居住急剧增长,使得大中城市的交通情况日趋拥挤,政府在解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特别是交通需求方面的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在运
该文简要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3000人宴会厅屋顶网架结构的设计与计算。该网架为上弦周边支承正交正放四角锥网架,平面尺寸56.3m×80m,节点采用螺栓球和焊接球混合
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大多应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和计算,也都清楚软件中参数的正确选取非常重要,如果参数选取不当,不仅计算结果无参考意义,甚至是错误的。在此结合一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工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良好的水利工程是居民正常饮水和工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保证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设就要有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相配合。由于水利工程
目的:研究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雌激素的高危因素,将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Ⅰ型及Ⅱ型,并对两型的临床病理
除湿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新型除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能源和环境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转轮除湿技术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固体吸附式除湿技术
目的建立山地柏搽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该制剂中的山慈菇、地骨皮、黄柏进行定性鉴别,以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正>毛周角化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征为毛孔内有角栓生成或与毛孔一致的角化性丘疹,虽然对人体健康并无严重损害,却影响美观。笔者在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过程中,通
对新型石油蜡类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及原料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V-3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呈五齿球形,强度高,粒度小,适合石油蜡料的加氢反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