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用户的无酬劳动研究--基于资本循环理论的视角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o200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聚焦于网易云音乐APP中的无酬劳动现象,结合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以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框架为切入点,解构了乌托邦网络遮蔽下的资本进行购买、生产、售卖的阶段,揭露了网易云音乐中的无酬劳工如何被征用、控制乃至进行劳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如何运作吸纳更多新鲜劳动力,获得剩余价值的全景。
  在购买阶段,技术与资本合谋加速了网易云音乐征用劳动力和获取生产资料的进程,通过技术搭建起网易云音乐APP的架构,让用户可以自建歌单、撰写评论、创建电台等,完成了购买阶段。
  在生产阶段,网易云音乐通过提供免费的数字化音乐,利用人们社交分享的欲望吸引了最初的用户,用激励机制营造出虚假的快感来模糊劳动与玩乐之间的界限,让用户为网易云音乐进行无酬劳动,最后利用默认的不平等协议使得版权占有合法化。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生产资料的网易云音乐APP和作为劳动力的用户共同构成生产资本被有效使用,生产阶段就完成了。
  生产阶段创造出的有大量有价值的商品:海量歌单和评论等被网易公司无偿占有并进行商用。歌曲评论被用来与农夫山泉进行跨界营销、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笔记书,还被用于杭州和北京的地铁营销中来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网易云音乐还与音乐综艺节目进行商业合作。利用评论和用户进行跨界营销后,售卖阶段完成了,第一轮资本循环完成。各种跨界营销和商业合作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地铁营销利用用户的情感共鸣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到新一轮的资本循环中,大大加速了资本循环与周转进程。
  最后,反思无酬劳工的社会心理、权益保护和反抗实践。探析网易云音乐用户参与无酬劳动的社会心理因素,就如何保护用户权益提出建议,分析用户的权利诉求和反抗实践。
其他文献
在维多利亚时代,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女性开始进入男性主宰的公共空间,她们想要获得男性所拥有的权利,但又无法摆脱这个时代的父权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她们处在反抗与服从的矛盾困境中。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夏洛蒂·勃朗特也免不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让她心中的激情与诉求通过父权文化的审查,她只能将自己隐于书后,通过塑造一个个既勇于反抗又不得不压抑自己内心激情的女性形象来隐晦地表现她自己模棱两可的自我和对女性
学位
不礼貌,作为礼貌的孪生兄弟并非是自然交际中的边缘性行为。Bousfield以及Culpeper等人先后出版的不礼貌著作和一系列期刊论文成功奠定了不礼貌研究的理论基础。前期不礼貌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不礼貌理论本身的讨论,鲜少有学者从语篇层面对不礼貌进行分析。近几年,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军事训练、法庭审判、工作场所和医疗环境等多语境中不礼貌话语现象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不礼貌理论。然而家庭冲突语境下不礼貌话语的
学位
词汇知识,包括词汇的广度和深度。它是语言技能发展的基础。已有的词汇知识研究多是采用不同的词汇测试方法来进行,而很少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入手。并且,高中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群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他们掌握词汇知识的情况对教学和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本研究试图从分析文本中的词汇运用着手,研究高三学生的词汇知识掌握情况。它将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现高三学生掌握词汇知识的情况,其揭示的信息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基于自我兴趣和需求的不同,开始使用各类APP或者线上门户网站,通过搜索各类信息,分享个人照片、视频、经验等内容,填补其快节奏、碎片化、高压力的现代生活。这些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类网络平台,如新浪微博、抖音、知乎专栏、小红书等,因其自由、简洁、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用户之间容易形成交互存在的链接的行为。此外,平台内也存
学位
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关乎城市的地位与影响力,是其参与城市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媒介历程进入“新媒体”时代,迎来了“符号的世纪”,城市形象拥有了两类截然不同的传播渠道:诉诸建筑、视觉等空间实体的“实体城市形象”与基于媒体构筑的“虚拟城市形象”。而媒介化的城市拥有与实体城市相同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纵深发展的时
本研究选取“于欢案”作为典型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框架的建构机制问题。本研究选取321篇媒体的新闻报道,通过分析多元行动者在“于欢案”二审宣判前后的框架竞争过程,深入分析媒体新闻文本框架对受众认知事件的影响;根据等距离抽样方法,选取《新京报》和《人民日报》的微博跟帖各350条,对比分析受众框架与这两个主流媒体微博文本中行动者框架的差异性,分析二审宣判前后受众建构框架
学位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实现“民心相通”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方式。随着民心工程的推进,“一带一路”纪录片应运而生,然而“一带一路”纪录片是否完成了讲述丝路故事、传播丝路文化和弘扬丝路精神的使命,还需要通过它们在跨文化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的调查才能获得答案。  本论文选取重要的跨文化群体——来华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一带一路”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现状。通过问卷
学位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空限制得以突破,“地球村”成为了现实。与此同时,大众传播事业空前兴盛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文化交融成为趋势,固有文化或地方记忆遭受消解,一些城市原有的“地方感”正逐渐消失,新的城市“地方感”正在被建构。历史与文化记忆对一个地方何其重要,是游子的文化之根,是群体的精神归属。在千城一面和人员频繁流动的时代里,人们对文化的渴望被唤醒,人们在寻找精神安放的家园。在新媒介环境中,人人都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制度不断变革,经济高度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财经报刊也发生着潜移默化但实实在在的变化,泛经济型报刊、行业依托型报刊、新锐财经报刊相继创刊。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读者需求不断“细分”的背景下,财经报刊的发刊词开始适应专业化、更加符合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现代经济信息需求,展现出不同于以往传统、刻板的发刊词话语模式,在这背后,是财经报刊功能的不断更新、变化,是财经报刊对自我认知和定
学位
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教育功能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故宫古建筑内,作为故宫的管理机构为故宫发声。近年来,故宫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关键场所,在青少年的教育发展活动中获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青少年受到互联网快速传播的影响,新媒体发出的信息充斥着他们的信息生态环境。在青少年对新媒体依赖愈发加深的情况下,过去故宫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