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一国应该以国内经济状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依据,并随着这两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最终目标是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和后发优势等有利因素,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不断地加快经济发展并进入国际市场,我国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各国争夺国际市场和生产资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也使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并日趋尖锐。另一方面,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全球贸易总额也随之大幅下降。为了解决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问题,各国都适时地对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因此而处在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在此情况下,必须重新研究和审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找出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对外贸易政策,进一步引导中国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利益。本部分以法国重农学派、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有关自由贸易的理论为主,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建立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自由贸易理论取代重商主义被人们广泛接受,还是自由贸易理论自身的不断演变,都是各国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的结果。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英国、美国和日本成长为经济强国的经历。回顾世界经济史,几乎每个经济强国的崛起都伴随着主张自由贸易的过程,而英国、美国和日本则是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实现国家利益的典型代表。本文对英美日三国推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和后果进行分析后认为,在一国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通过自由贸易来带动国内生产、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的发展,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突飞猛进的增长,使之步入经济强国之列。本部分还详细论述了英国、美国和日本在自由贸易方面的发展及其推行贸易自由化的经过,并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第三部分的有关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国自由贸易的发展与对策。首先分析了中国需要开展自由贸易的原因,提出了中国应该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尤其是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自由化的观点。接着论述了中国自由贸易的进程以及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的发展现状,随后分析了中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制造”陷入困境)、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挑战(在缔结FTA方面比较落后等)以及FTA给我国三大产业带来的冲击。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文章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几点对策:将自由贸易提高到外交战略的层面;缔结FTA时要结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对内加紧改革,不断增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以积极的姿态推行贸易自由化。这是在当前形势下,确保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本文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取代重商主义被普遍接受,不仅是因为它理论上的优越性,即实现贸易双方的福利最大化,还在于它符合了当政者的利益,为他们的政治主张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国政策当局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而进行选择的结果。结合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本文认为中国应该牢牢把握自由贸易的主动权,做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旗手,在全球范围内积极主动地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自由贸易的发展。这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其次,本文提出应该将自由贸易提高到外交战略的层面上去,以确保自由贸易这一政策主张自始至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从而使推行自由贸易的相关政策措施得以顺利实行。最后,文章明确提出中国在缔结FTA时,要考虑并结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对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要给予高度重视,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避免其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受到严重的冲击。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笔者理论水平和写作水平有限,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不够详细,加之文章涉及的内容很广,时空跨度太大,以致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需要今后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