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尽管使裸金属支架(bare-meta1 stent,BMS)时代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但是这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并没有被完全清除。随着冠心病患病率以及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DES-ISR又再次引起了心脏介入医生的研究和重视。DES所致的ISR具有与裸金属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相比,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与特点,这说明DES与BMS产生ISR的机制可能不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分辨率是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nography,IVUS)的10倍,可高达10μm,为人类进一步认识ISR部位的细微结构提供了有效工具。DES时代,不同分型与不同时期出现的ISR,是否具有不同的特性,这对于我们进行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利用OCT技术,分析不同分型以及不同时期DES-ISR的腔内影像学特征,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研究方法纳入支架植入术后造影诊断ISR的患者50例,介入干预前对ISR病变进行OCT扫描检查。从所有截面、最小管腔面积截面、最小支架面积截面等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造影分型及不同时期的ISR的腔内影像特征。QCA分析:统计病变血管分布,测量病变长度、最小管腔内径、参考节段血管直径、计算直径狭窄率。OCT定量分析:测量狭窄管腔(面积、平均直径、最小直径)、支架(面积、平均直径、最小直径)、计算新生内膜面积与新生内膜负荷。定性分析:判断内膜性质(均质性、异质性)、统计富脂质新生内膜、内膜破裂、微血管(支架周围、内膜内)、红白血栓、钙化等征象。研究结果1.不同造影分型的ISR的完整支架分析:弥漫型ISR组拥有更小的管腔平均直径(1.76mm vs 1.85mm,P=0.016)和最小直径(1.56mm vs 1.67mm,P=0.002),同时管腔面积有更小的趋势(2.66mm2vs 2.87mm2,P=0.054)。新生内膜负荷较局灶型ISR组更高(62.25%vs 58.68%,P=0.002)。两组在内膜性质上未见差异,但是在微血管及钙化等方面,弥漫型ISR组多于局灶型病变组,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最小管腔面积截面分析:局灶型ISR组未发现微血管及钙化等征象。最小支架面积截面分析:局灶型ISR组未发现钙化等征象。2.不同时期ISR的完整管腔分析:早期ISR组的支架面积(7.43mm2 vs 6.87mm2,P=0.001)、支架平均直径(3.02mm vs 2.89mm,P=0.000)、支架最小直径(2.91mm vs 2.76mm,P=0.000)、新生内膜面积(4.67mm2 vs 4.16mm2,p=0.000)及负荷(63.61%vs 60.05%,p=0.002)均高于晚期ISR组。早期多为均质性内膜(58.8%vs 23.0%,P=0.000),晚期多为异质性内膜(77.0%vs41.2%,p=0.000),晚期常可见到富脂质新生内膜、内膜破裂、白血栓等征象。最小管腔截面分析:早期多为均质性内膜(60.0%vs28.6%,P=0.036),晚期多为异质性内膜(71.4%vs40.0%,P=0.036)。早期ISR未发现微血管、富含脂质新生内膜、薄纤维帽富含脂质斑块、白血栓及钙化等征象。最小支架面积截面分析:早期ISR未见微血管、富含脂质新生内膜、薄纤维帽富含脂质斑块、白血栓及钙化等征象。晚期ISR未见微血管、富含脂质新生内膜、红血栓等征象。结论不同造影分型的ISR特征不同:弥漫型ISR与局灶型ISR相比,管腔直径小,新生内膜负荷重;同时微血管、钙化等征象常见于弥漫型ISR。微钙化在病史较长的患者中多见,且与糖尿病及肌酐水平有关。不同时期的ISR特征不同:早期ISR支架面积及新生内膜面积及负荷均高于晚期ISR;早期以均质型内膜为主,晚期以异质型内膜为主;微血管、富含脂质新生内膜、薄纤维帽富含脂质斑块、内膜破裂、白血栓、钙化等征象常见于晚期I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