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业务在国外市场发展很早,我国直到2010年才启动融资融券业务,正式试点是在2010年3月31日,一年后也就是2011年相关部门推出了转融通业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历了五次扩融,融资融券交易规模显著增加,已经有大量文献做过相关研究,大量结果显示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需时刻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后,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图表分析融资融券在我国的现状,然后分别阐述融资交易、融券交易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机理。在实证部分,首先对筛选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利用第五次扩融、第四次扩融新增的股票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最后依据多种标准进行分组后,对股票的定价效率指标和收益率分布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有:第一,对第五次和第四次扩融标的股票的对比分析中发现:随着融资融券交易的推进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成熟,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提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但融资融券交易增加了股价暴跌的风险,并且对股价高估现象没有改善。第二,在对分组样本的研究中发现:首先按照换手率不同分组,融资融券对所有股票(不论高换手率还是低换手率)在信息反应程度方面均有影响;融资融券降低了个股波动。其次按照市盈率分组,融资融券交易能够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融资融券降低了个股波动性。最后按照是否含有H股分组,融资融券交易对含有H股的股票,在提高信息反应程度和信息反应速度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对含有H股的股票能够降低波动性。根据结论,我们对融资融券以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降低投资者进入融资融券业务的门槛,调低手续费,不断增加市场化转融通业务的规模,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参与者进行优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