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个案研究,探讨教师亲近行为与学生内在英语学习动机的相互关系。个案研究对象为上海某市重点中学一名英语教师及其所教的50名学生。该校英语实行分层教学,本研究涉及的教师任教高二年级英语中级班的英语课。该班学生来自高一的两个班级。按学校有关规定,依照学习成绩,该班每学期有2至3名(5%左右的)学生升入高级班或降到初级班。该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分在同类班级中排榜居中。 本研究中,采用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质的研究中,通过开放式问卷、实地观察及半结构式访谈的途径,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及其对教师亲近行为的理解进行了调查。另一方面,在量的研究中使用SPSS11.5对Likert等级问卷进行了统计描述与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弄清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情境动机、其所理解的教师亲近行为及教育变量(学习态度、学习强度、课堂焦虑及分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所用量表的信度和项目区分度进行了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亲近行为与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相关。同时,Spearman分析的数据揭示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不仅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强度有关,而且和学生自主选择课上、课下英语学习活动有很高的相关性。教师的言语行为不仅影响学生所学知识,而且与师生关系有很强的关联性。此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情境动机与诸多其他学习因素相关,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分数既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有关,也和学生的内在英语学习动机—刺激相关。这说明分数与教师亲近行为在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上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