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0日晚十一点,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举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的奖品是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奖状,结束后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大厅参加了诺贝尔晚宴,参加晚宴的客人大约1300名,在这期间,莫言发表了约5分钟的获奖感言。本实践报告以莫言在市政大厅发表的获奖感言为中心进行探讨研究,模仿中韩口译过程并且讨论了中韩翻译中偏正结构的口译问题。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绪论,本论,结论以及附录。在绪论中,笔者介绍了本次实践探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事前做好准备,并介绍了本报告的构成。笔者在实践前做了充分准备,把握莫言此次发表获奖感言的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充分查阅词典。记录模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归类整理,提出若干建议。在本论中,笔者介绍了口译内容以及过程,包括所做的准备以及莫言的演讲特色。重点将口译中偏正结构的口译问题进行分类探讨研究,讨论解决方案。韩国语的冠形词形主要分为四种:“名词+名词”形式,“汉字词+?(?)+名词”形式,“名词+?”形式,以及动词或形容词的冠形词形形式。笔者提出了以下等解决方案:正确理解原文,正确把握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性并翻译出来,尽可能多的掌握词汇以及正确地应用语法。最后写出了结论。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中韩偏正结构也有很大差异,这成为学习韩语的困难。因此,笔者希望本报告能对中韩口译学习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