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正确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切实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的重要时期。因此,了解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苏州大学2008级本科生在校四年体质健康状况为例,在大量查阅有关体质测试的书籍、文件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归纳法等对所抽取的5063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统计与归纳,对学生在校四年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体质健康标准》总评成绩和达标率进行了动态分析。 对苏州大学2008级本科生在校四年体质健康状况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四年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有所下降,状况不容乐观。男生身高、体重呈缓慢增长趋势,肥胖率有所升高;女生身高是呈缓慢增长体重却是逐年下降趋势,BMI指数也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偏瘦、轻体重的比率增加。2、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四年身体机能水平总体有所上升,状况良好。男生肺活量、肺活量身高指数随年级升高呈增长趋势,女生肺活量、肺活量身高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随年级升高均呈上升趋势。3、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四年身体素质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大学生的耐力、下肢爆发力、柔韧性下降明显。4、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四年《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达标率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体质健康标准》水平总体情况处在良好以下,及格以上,而且优秀率偏低;在校四年,男生的及格率有所上升,但优秀率和良好率较低且逐年下降;女生的合格率是先增后减的趋势,优秀率和良好率也是先增后减的趋势,而且优秀率较低;男、女生三、四年级总体的优秀率和良好率低于一、二年级的优秀率和良好率,但是及格率却高于一、二年级。 建议:1、普通高校应重视、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实施的组织力度与执行力,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成绩与大学生评奖、评优工作以及可否毕业相挂钩的考评机制,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普通高校应加大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切实有效地将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教材内容设置到课程中去,在教学时数、考核内容与标准方面予以“强制性”的规定,并加强组织落实。同时,建议普通高校对三、四年级大学生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增加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时间与机会。3、普通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或大学生体育单项协会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与竞赛活动,注重引导大学生课外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使“每天锻炼一小时”真正能够落到实处。4、针对大学生“怕跑步”、“怕吃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普遍下滑的现象,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学生耐力、爆发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练习的时间与强度,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锻炼的效果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