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质量是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民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质量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解决农产品供应量的问题,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频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和更多的关注。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01年4月农业部开展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起初计划用8-10年时间,逐步将全国大部分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但是,10年之期早就过去,全国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也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0%左右,陕西省无公害认证面积更是只有近10%。鉴于此,分析当前陕西省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认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陕西省更好、更快发展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本人工作实际,采取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认证现状及现有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其中,陕西省采取的整县环评和年检工作、积极的奖励政策、较完善的审核制度、不断强化的培训等措施,对加快发展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截止2014年底,陕西省累计认定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产地1375个,生产规模46.8万公顷;累计认证产品1587个,年产量520万吨。其中,有效期内产地787个,生产规模27.25万公顷,认证面积已占到全省耕地面积的近10%;有效期内产品709个,年产量226万吨。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认证工作已成为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之一。但是随着陕西省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也暴露出了各地市发展不平衡、获证单位组织化程度不高、无公害农产品经济效益不明显、认证时间太长等问题,阻碍了陕西省进一步发展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陕西省应采取进一步建立奖励制度、发掘新的认证潜力、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等措施,才能保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稳步发展,不断提高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认证总量。本研究将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国内其他省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