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合适影像诊断标准,及其与肿瘤侵犯转移范围的关系。
研究材料与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275例初治鼻咽癌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抗肿瘤治疗前行MRI检查,评价肿瘤的侵犯转移情况,测量所有咽后淋巴结的最大轴径、最小轴径和冠状长径值,并记录其中心所在位置和头尾所在位置。依据治疗后MRI随访结果对咽后淋巴结进行定性评价。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RLN转移的合适轴径和界值,采用x2检验来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灶侵犯和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275例鼻咽癌中男性210例,女性65例,中位年龄46岁(20~73岁)。依据92分期标准,Ⅰ期37例,Ⅱ期63例,Ⅲ期102例,Ⅳa期68例,Ⅳb期5例。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个月。
275例患者中共检出468个RLN,经随访240个淋巴结为阳性,228个为阴性。阳性咽后淋巴结的最小轴径、最大轴径和冠状长径值分别为9.9±4.8mm、12.9±5.8mm和22.7±10.3mm,而阴性淋巴结分别为3.3±1.2mm、5.7±2.0mm和14.1±5.0mm,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239个阳性外侧组咽后淋巴结,按淋巴结中心位置划分,位于枕骨18个(7.5%),C1156个(65.3%),C1/C2间隙36个(15.1%),C222个(9.2%),C2/C3间隙5个(2.1%),C32个(0.8%);若按淋巴结尾部位置划分,位于枕骨14个(5.9%),C192个(38.5%),C1/C2间隙76个(31.8%),C233个(13.8%),C2/C3间隙15个(6.3%),C38个(3.3%),C41个(0.4%);以淋巴结中心位置为准,枕骨、C1、C1/C2间隙、C2、C2/C3间隙和C3处阳性淋巴结的平均最小轴径值分别为6.8mm、9.9mm、12.5mm、10.4mm、9.3mm和8.0mm;平均最大轴径值分别为8.4mm、12.7mm、16.2mm、13.8mm、12.4mm和10.7mm;平均冠状长径值分别为13.1mm、22.1mm、29.8mm、26.3mm、23.0mm和20.7mm。
最小轴径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最大轴径,而在最小轴径各值中,以轴径≥6mm最为合适,此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1%、94.3%和89.1%。50个存在中心坏死的咽后淋巴结中,最小轴径<6mm的有3个。辅加淋巴结存在中心坏死作为诊断标准,可稍提高敏感性(85.4%)。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与腭帆提肌、口咽、椎前间隙和咽旁间隙等结构的受侵,和Ⅱ区、Ⅲ区和Ⅴ区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p≤0.031)。与T1、N0、临床Ⅰ期相比,T2、N1、临床Ⅱ期的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但随着分期的继续上升,咽后淋巴结转移率并不明显增加。
203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Ⅱ区转移率最高,达85.7%。顺着颈静脉链,Ⅲ区、Ⅳ区和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次降低,分别为32.0%、7.9%和3.9%。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79.3%,低于Ⅱ区,28例(13.8%)仅有咽后而无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患者在没有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研究结论:(1)以最小轴径≥6mm和淋巴结存在中心坏死作为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可能更科学。(2)从C1~C4椎体,鼻咽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呈现递减的趋势;咽后淋巴结的直径以C1/C2间隙处最大,呈现“中间大,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的趋势。(3)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主要与腭帆提肌、口咽、椎前间隙和咽旁间隙等结构的受侵,和Ⅱ区、Ⅲ区和和Ⅴ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4)当鼻咽癌侵犯T2结构,或发生N1期淋巴结转移,或表现为临床Ⅱ期时,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将明显增加,但随着分期的继续上升,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并不明显增加。(5)鼻咽癌淋巴转移呈现由上往下循序发展的规律。咽后和Ⅱ区淋巴结均是鼻咽癌转移的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