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神权”与“新政权”:土地改革中民间信仰的变迁——以河南北关村当事人口述为依据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信仰源于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奉与崇拜,其作为乡村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深刻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本文试图通过整理10位老人的口述资料和实践调查搜集的官方数据、民间资料,以河南中部地区为研究背景,以北关村的祖师庙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庙宇兴衰情况。从祖师庙的“荣辱兴衰”切入,反映土地改革背景下北关村的民间信仰变迁历程。  土地改革对村民的精神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划分成分,没收庙地、庙财,查封大殿等活动的开展,打破了民众对原有乡村社会信仰习俗的认同。土改后经过革命思想教育改造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的村民,不再仅对“神灵庇佑”、“狐仙显灵”或“巫婆神汉驱妖避邪”等封建迷信活动顶礼膜拜,尽管心存不甘的庙老、道士等合起来暗中搞破坏、“下绊子”,企图恢复原有政治地位和社会秩序,但土地改革带来的制度性变迁,依然使民间信仰逐渐失去了乡村神权领袖的地位。  随着中国共产党民主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日渐提升,一时难以转变的信仰寄托找到了新载体,共产党成了普通信众的“灵魂”寄托,政治权威日盛,“政治信仰”逐渐代替了“民间信仰”。期间“神”所具备的支配“人”命运的权利得到了限制,但并未根除,“话说无神,心中有神”,神权观念在村民生活领域依然延续着。本文从村民的角度分析土地改革后民间信仰的变化,研究土地改革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以及土改中“新政权”对“旧神权”的改造作用。
其他文献
治理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大到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小到大学治理、公司治理。治理理论俨然成为国际学术界最热门的前沿理论之一。尽管在诸多提到“治理”的
凯丰同志极具才华,理论修养很高,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他长期在共青团工作和理论宣传工作战线上工作,在他的30年革命生涯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社会向心力指的是中国社会凝聚起来共同推进中国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大小受到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形势、发展政策的影响,受到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支持程度的
实现社会和谐,是党长期不懈追求的社会目标。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明确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
农民政治意识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农民的行为以及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有效性。建国前后的土地改革,使得原本自在无为的农民爆发了惊人的政治能量,成为党获取农民广泛支持的开端。因而
亚太地区长期以来就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主要因为它有其自身独特优势。首先,亚太地区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其次,亚太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能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