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量食管胸中段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中因呼吸运动而导致的靶区移位大小及引起的剂量学变化,为临床医师选择食管胸中段癌靶区外扩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一科收治的食管胸中段癌患者共10例。所有入组患者用体部热塑膜固定,于自由呼吸(FB)时行定位扫描后,再于自由吸气末屏气(IBH)及自由呼气末屏气(EBH)时分别进行相同范围的扫描。将3次扫描后的CT图像通过局域网全部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并分别进行三维重建。3次扫描重建后图像均按照相同标准进行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勾画。因本课题设计只对GTV的移位进行研究,故靶区勾画不包括肿大淋巴结及相应引流区。然后测量三种不同呼吸状态之间的GTV中心点移位、GTV每层中心点移位、GTV边缘的形变移位,以得到食管癌GTV在三个方向上移位的综合值。同时测量脊髓、膈肌、双肺尖、双肾尖的移位范围。以FB时勾画的靶区制作计划Plan1,将其完全相同地平移到IBH的计划Plan2和EBH的计划Plan3上,观察呼吸运动导致的靶区剂量学变化。结果:(1)GTV在IBH-EBH之间的移位:左右方向(X轴)为0.23±0.17cm,头脚方向(Y轴)为0.54±0.17 cm,前后方向(Z轴)为0.21±0.17 cm;其移位的95%可信区间:X轴为0.21~0.25cm,Y轴为0.53~0.56cm,Z轴为0.19~0.22cm。(2)GTV移位的方向性:以EBH为基准,在IBH时X轴未发生移位的占8.2%,向右移位的占73.3%(0.27±0.17cm),向左移位的占18.5%(0.19±0.15cm);在Y轴均向脚侧移位;在Z轴未发生移位的占8.2%,向后移位的占16.6%(0.13±0.13cm),向前移位的占75.2%(0.25±0.17cm)。(3)不同测量方法的GTV移位比较:在Y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在FB-EBH之间的X轴上未见统计学差异,其余呼吸状态之间的不同测量方法上均有统计学差异。(4)FB-IBH和FB-EBH之间的GTV移位比较:在包含全部数值的综合值,X轴与Y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在仅测量GTV中心点时,三个方向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测量GTV每层中心点移位时,也是X轴与Y轴上有统计学差异;而在测量GTV边缘移位时,仅Y轴有统计学差异。(5)不同方向的GTV移位比较:所有测量GTV移位的方法中,不同方向间数值比较P值均为0.000,有统计学差异。从数值来看,Y轴移位最大。(6)危及器官移位比较:在IBH-EBH和FB-EBH之间的比较,左、右膈肌和右肾尖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前者较大,余不同呼吸状态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相同呼吸状态之间比较,三个层面的脊髓移位、左右肺尖、左右膈肌、左右肾尖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7)GTV的空间移位相关因素分析:GTV空间移位与GTV体积及长度均无相关;与IBH-EBH之间双肺体积变化值呈正相关,r= 0.683,P=0.032。(8)不同计划的靶区受照剂量分析:GTV受照剂量分析经统计学检验,三个计划的V100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40,Plan1和Plan2均为100%,高于Plan3的98.7%,其余指标各计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TV受照剂量分析经统计学检验,三个计划的V100、V9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lan1最高,其余指标各计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TV受照剂量分析经统计学检验,三个计划的Dmin、V100、V90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lan1最高,其余指标各计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9)不同计划的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分析:经统计学检验,脊髓、双肺、心脏在三个计划的各指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1食管胸中段癌在三维适形放疗中因呼吸运动导致的GTV移位数值为:X轴0.23±0.17cm,Y轴0.54±0.17cm,Z轴0.21±0.17cm。2食管胸中段癌的GTV移位在IBH时较EBH时趋向于向右侧、脚侧、前侧移位。3食管胸中段癌的GTV移位与IBH-EBH之间双肺体积变化值呈正相关,与GTV体积及长度均无相关。4食管胸中段癌由CTV向ITV外扩的IM值可将周围外扩0.3cm,头脚方向外扩0.6cm作为参考。5按照常规标准对食管胸中段癌进行外扩时,呼吸运动导致靶区的受照剂量虽有变化,但遗漏不大,均能达到临床治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