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入湖河流污染分析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经过―十一五‖阶段的治理,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形式依然严峻,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仍然是目前我国水环境领域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云南大理洱海作为―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代表,处于富营养化进程的关键转型期,在较大治理力度下水质趋于好转,但在入湖污染量超负荷情况下,水质会向富营养化转变。分析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加强流域污染控制,强化现有污染治理技术,对控制和改善洱海的富营养化趋势有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治理提供有效参考。随着―十一五‖各项工程的建设实施,洱海流域污染控制的重点已经从集中的污染治理工程建设转移到负荷较大而浓度较低的入湖河流与低污染水的综合治理。本文对洱海北部入湖河流污染特征和湿地工程污染负荷削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人工湿地技术对入湖河流低污染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在人工湿地中试试验中增加曝气等强化措施,提高污染物去除率,最终形成适合大理洱海流域的具有推广价值的低污染水处理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罗时江和永安江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区段和不同时期的污染特征。(2)对邓北桥湿地和罗时江河口湿地开展定期水质监测工作,与永安江和罗时江的水质监测数据相结合,研究现有湿地工程对洱海流域入湖河流低污染水的治理效果。(3)建立人工湿地中试装置,对比波形潜流人工湿地(W-SFCW)与潜流人工湿地(SFCW)污染物去除效果,并且研究强化曝气措施对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提高。研究表明,罗时江和永安江水质总体评价分别为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严重。其中,春、夏季为主要污染时段,总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指标。据估算,2010年―两江‖入湖污染负荷总量总氮为129.5t/a,总磷为5.1t/a。―两江‖在入湖前经过多处污染控制工程的治理,水质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入湖口水质基本达到Ⅲ类,但整体水质较差并且随季节变化有较大波动。邓北桥湿地和罗时江河口湿地分别用来治理永安江和罗时江。监测结果表明,邓北桥湿地出水水质全年均达到Ⅲ类,罗时江河口湿地仅有总氮没有达到Ⅲ类。邓北桥湿地全年总氮、总磷负荷削减量分别为7.3t/a和0.42t/a,罗时江河口湿地全年总氮、总磷负荷削减量分别为38.4t/a和2.1t/a,两座湿地工程对低污染河水都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但出水水质波动性较强,在入水污染负荷较高的情况下,出水水质仍有可能低于Ⅲ类。由小型湿地模型实验数据可知,W-SFCW处理效果优于SFCW。局部强化曝气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曝气后总氮平均去除率由38.7%提高至86.5%,氨氮平均去除率由16.3%提高至82.3%。
其他文献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工业建筑的能耗占了相当比例。大型钢铁工业厂房体积大,并且内部存生产性热源,厂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湿和有害气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制度方面的问题如:土地承包制度问题、户籍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将大量小型的传感器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的网络系统。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控、智能家庭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多样的情况下,青联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青联组织工作和活动必须具备持久性、整体性、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青联组织的影响力
目前,我国企业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GDP,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小型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据民建报告称,中国中小企业
社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资源,是其它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的关键性因素。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与速度。人才资源的开发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生存”已从概念变成了现实,“新媒体”应运而生并悄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信息传播的最新利器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特殊产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农民工这一群体不断发展壮大,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随着
当下,杭州市相关部门在考虑如何保留和传承以胡庆余堂为核心的河坊街传统历史街区文化,同时如何传承、体现地区的地域和传统文化已是当下学界的热点问题。胡庆余堂是一座集晚
韩中两国当代文学是沿着各自的轨迹平行发展着的。在笔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者把精力投入到了研究韩中两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比较中了,而对于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相对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