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天国时期(1851-1864),来华的美国人多是驻华使领人员、传教士和商人,他们的态度观感、搜集的情报以及提出的建议,成为美国制定对太平天国运动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美国人对太平天国运动态度的变化—友好—恶化—公开反对—为主线展开论述,探究了美国政府对该运动政策的形成及演变,并予以评价。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概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美中关系,并对洪秀全的早期活动及美国人的看法专辟一小节进行阐释。1784年“中国皇后号”抵华,揭开了美中关系的序幕,美国人虽面临清政府排外政策等重重挑战,仍然积极活跃在商业和宗教领域。对于1850年左右的广西动乱和具有基督教基因的拜上帝教,在华的美国人普遍将其判定为一般的会匪活动,未加以关注。第二章论述了美国对太平天国的友好态度以及“中立”政策的形成。1853年左右太平天国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绝大部分美国人对该运动的看法,从混乱模糊走向拥护支持。外交官员、传教士和商人对太平天国不吝赞美之词。马沙利作为驻华公使,出于忧惧英俄在华企图等原因,看法逐渐转变,提出了“支持清政府”的建议,成为了积极舆论中的少数派。在普遍支持太平天国的呼声中,皮尔斯政府驳回了马沙利的建议。同时,由于尚未获得有关太平天国的第一手资料,双方胜负未卜,美国决定遵循外交传统,谨慎行事,采取“中立”政策。但此时期的“中立”政策事实上是倾向于太平天国的。本章最后分析了“中立”政策产生这种倾向性的原因。第三章论述了美国对太平天国运动态度的变化及“中立”政策的偏转。1854年后,一般美国人对太平天国的态度渐趋冷淡。太平天国逐渐衰落,持久的消耗战对贸易的破坏使得商人开始丧失耐心。更为重要的是,马沙利的继任者麦莲公使的天京之行,粉碎了美国官方与太平天国进一步交往的希望。在此情形下,美国的“中立”政策开始倾向清政府,期望通过与英法等西方国家联合修约的方式扩大在华权益,太平天国即成了谈判过程中逼迫清政府作出让步的砝码。虽然1860年太平天国出现了重振的迹象,传教士余兴又起,使得“中立”政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却仍然没有挽回太平天国与西方决裂的局势。第四章论述了美国敌对态度的统一及利用“合作政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公开干涉。1861年美国统一了对太平天国的敌对态度,此时期正值美国内战爆发,美国政府自顾不暇,只能与其他国家合作。英、法、俄三国在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后,就认定较好的政策是支持和加强清政府。这样,美国政府自1853年起坚持的“中立”政策终为“合作政策”所取代。但是,在合作镇压太平天国方面,自顾不暇的美国无法给清政府提供过多的官方援助,华尔的常胜军成为了美国非官方援助的主力军。本文最后总体评价了美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政策。指出美国政策无论如何变化,其实质不变,即以贸易利益为永恒的出发点,并对此时期美国在华的商业利益进行了具体分析。另外,传教士在太平天国时期格外活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策的制定,这成为了此时期美国对华外交的一大特点。